[實用新型]自動卸載吊桶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9573.0 | 申請日: | 200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63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杜衛東;何志清;張玉成;關占明;盧海軍;劉春明;戴傳東;劉長江;仝為民;張會聽;魯海濤;李條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7/08 | 分類號: | B66B17/08;B66B17/2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建芳 |
| 地址: | 467000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卸載 吊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礦井井筒鑿井期間向深水下輸送混凝土等物料的自動卸載吊桶。
背景技術
目前,在立井井筒建設施工中一般都采用吊桶法輸送混凝土等物料,現有的吊桶都是使用底卸式吊桶,物料輸送到井下采用人工卸載的方式,即在沒有水或水位不深的情況下,采用人工手搬或用繩拉的方法使吊桶卸載。而很多立井井筒在施工時工作面經常出水,并且水位還很深,水位下還有水渦旋流,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人工卸載的方法不能使不分散的混凝土卸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自動卸載吊桶,它可在深水中進行自動卸載,且在卸載時吊桶內的混凝土不分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卸載吊桶,包括桶體,桶體上部設有提升連接裝置,桶體下部設有卸載門,所述桶體上設有杠桿傳動裝置,提升連接裝置、杠桿傳動裝置和卸載門依次通過繩索傳動連接。
所述杠桿傳動裝置包括設在桶體上口邊沿的兩個支撐塊,兩個支撐塊之間連線尺寸小于桶體直徑,兩個支撐塊之間水平設有可旋轉的橫桿,橫桿上固定設有垂直于橫桿的三根連桿,其中一根連桿設在橫桿中部,另外兩根連桿分別位于兩個支撐塊外側。
所述桶體底部中央設有圓錐形的分料體,分料體兩側均開設有卸料口,兩個卸料口內端的桶體底部與卸載門內端鉸接,桶體外兩側下部分別設有一個導向輪,兩個卸載門外端與橫桿兩側的兩根連桿分別通過穿設在導向輪槽內的兩根繩索傳動連接。
所述提升連接裝置包括與桶體側壁固定連接的吊梁和兩塊連接板,兩塊連接板通過銷軸連為一體并形成中空結構,吊梁穿設在兩塊連接板之間,連接板下端與橫桿中部的連桿通過繩索與橫桿中部的連桿傳動連接。
所述桶體外側下端均勻設有若干根立柱,這些立柱下端固定連接有環形底圈。
所述桶體上口處設有兩個半圓形可開閉的防渦流蓋板。
采用上述結構,將提升鉤頭掛于提升連接裝置,提升連接裝置通過繩索帶動杠桿傳動裝置,杠桿傳動裝置也通過繩索控制桶體底部卸載門的開閉,當桶體下放到位后,將提升鉤頭松弛,提拉卸載門的繩索也松弛,桶體內的混凝土和卸載門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卸載門自動打開,實現混凝土在水下的自動卸載;桶體上口設兩個半圓形可開閉的防渦流蓋板,以防止吊桶在水中運行時渦流攪動混凝土;桶體下方設置的立柱和環形底圈,可防止卸料后,桶體底部形成真空,巨大的水壓造成提不動吊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科學合理、安全性高,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達到地工作性能可靠,卸載時桶體內的混凝土不分散、施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等良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卸載吊桶,包括桶體1,桶體1上部設有提升連接裝置,桶體1下部設有卸載門2,桶體1上設有杠桿傳動裝置,杠桿傳動裝置包括設在桶體1上口邊沿的兩個支撐塊3,兩個支撐塊3之間連線尺寸小于桶體1的直徑,兩個支撐塊3之間水平設有可旋轉的橫桿4,橫桿4上固定設有垂直于橫桿4的連桿5、連桿6和連桿7,連桿5、連桿6和連桿7平行設置,連桿5設在橫桿4中部,連桿6和連桿7分別位于兩個支撐塊3外側。桶體1底部中央設有圓錐形的分料體8,分料體8兩側均開設有卸料口9,兩個卸料口9內端的桶體1底部與卸載門2內端鉸接,桶體1外兩側下部分別設有一個導向輪10,兩個卸載門2外端與橫桿4兩側的連桿6和連桿7分別通過穿設在導向輪10槽內的兩根繩索11傳動連接,連桿6和連桿7與繩索11通過可拆卸的掛環20連接。提升連接裝置包括與桶體1側壁固定連接的吊梁12、連接板13和連接板14,連接板13和連接板14通過銷軸15連為一體并形成中空結構,吊梁12穿設在連接板13和連接板14之間,連接板13和連接板14下端與橫桿4中部的連桿5通過繩索16傳動連接,連桿5與繩索16通過可拆卸的掛環21連接。桶體1外側下端均勻設有若干根立柱17,這些立柱17下端固定連接有環形底圈18。桶體1上口處設有兩個半圓形可開閉的防渦流蓋板19。
工作時,提升鉤頭掛于連接板13和連接板14之間的銷軸15上,在裝料前,先將水下的吊桶,提至吊盤工作盤喇叭口上面500mm處,移動裝載平臺,使桶體1下方的環形底圈18落在平臺上面,松弛提升鉤頭使其下落200~300mm,繩索16松弛,使連桿5、連桿6和連桿7水平向下旋轉約60度,繩索11松弛,人工向上合起卸載門2,把兩側的控制開閉門的掛環20掛于連桿6和連桿7上,然后提起鉤頭,使吊桶離開裝載平臺200~300mm,繩索11拉緊卸載門2,使卸載門2處于關閉狀態,此時移開裝載平臺,下落吊桶至桶體1上面與工作面喇叭口上口平,打開吊桶上口處的防渦流蓋板19,進行裝料,料裝滿后合上防渦流蓋板19,即可傳點下放吊桶,吊桶到立井底后,當提升機提升繩有輕微的顫動或旋轉時,將提升繩再下放300mm左右即可停車,由于鉤頭松弛,受卸載門2和混凝土料的重力作用下,拉動連桿6和連桿7向下旋轉,掛環20自動脫落,繩索11松弛,與繩索11連接的卸載門2自動打開,物料順著圓錐形的分料體8兩側的卸料口9卸載到井底,就這樣本實用新型實現水下自動卸載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平煤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95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