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封閉式垃圾房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9246.5 | 申請日: | 2008-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052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耀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耀臣 |
| 主分類號: | E04H1/12 | 分類號: | E04H1/1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蘭 |
| 地址: | 4670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封閉式 垃圾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環衛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封閉式垃圾房。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垃圾房和垃圾箱是城市生活中常見的環衛設備,但目前的垃圾房設計不合理,缺乏人性化,不方便使用,現有垃圾房垃圾投入口開口太小,有的垃圾袋投不進去;還有垃圾房的開口設有不方便使用的蓋子,需要手動打開投入口的蓋子才能將垃圾袋投入,然而垃圾房使用時人們都不愿意觸摸垃圾房;上述情況造成垃圾袋等雜物往往被擱置在垃圾房旁邊,因此,不利于環境衛生的維護。另外,現有垃圾房的出口要么太狹小,要么設計不合理,由于生活垃圾的成分很復雜,環衛工人出垃圾時很不方便。綜上,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創建文明衛生城市,需要一種使用方便的新型垃圾房。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封閉式垃圾房,提高垃圾房的實用性、方便性,有利用提高城市生活環境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垃圾房,包括房體和頂蓋,所述頂蓋采用單坡式,所述頂蓋由該垃圾房的正面至其背面逐漸向下傾斜;所述的房體正面設置垃圾投入口和出垃圾大門,垃圾投入口和出垃圾大門的寬度與該垃圾房正面房體內腔的寬度相同,垃圾投入口設置在出垃圾大門的上部,垃圾投入口高度占該垃圾房正面高度的1/5~1/3,出垃圾大門的高度占該垃圾房正面高度的2/3~4/5。
進一步,還包括一個懸簾和斜坡;懸簾設置在對應垃圾投入口的房體內側,懸簾上端固定于頂蓋,懸簾由頂蓋延伸至斜坡;斜坡由垃圾投入口的下邊緣向房體內腔延伸15~20cm,斜坡與房體豎直的側壁之間的夾角不大于45度。
進一步,出垃圾大門為對開門形式,出垃圾大門與房體側壁采用合頁聯接,出垃圾大門上還設置有門扣和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坡式封閉結構,在垃圾房的正面設置最大限度開口的垃圾投入口和出垃圾大門,其設計合理、具有人性化,方便垃圾的投放和出垃圾,無論投入物的體積大小輕重均可以在手不觸及垃圾房房體的的情況下直接投入房中,符合人們愛干凈、圖方便一扔了之的習慣;設置斜坡方便納入比較輕小的垃圾,而懸簾不僅減少垃圾異味外泄、防止蒼蠅等蚊蟲進入,而且使垃圾房外觀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包括房體和頂蓋1,房體可以根據需要制成不同型號,本實施例為大型號,房體高140cm,寬120cm,厚80cm。房體采用新型防水阻燃復合板制造,具有質輕、堅固、不易被破壞。頂蓋1采用單坡式,即所述頂蓋1由該垃圾房的正面至其背面逐漸向下傾斜。所述的房體正面設置垃圾投入口2和出垃圾大門3,垃圾投入口2和出垃圾大門3的寬度與該垃圾房正面房體內腔的寬度相同,垃圾投入口設置在出垃圾大門3的上部,垃圾投入口2高度占該垃圾房正面高度的1/3,出垃圾大門3的高度占該垃圾房正面高度的2/3。實施時,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個懸簾7和斜坡8;懸簾7設置在對應垃圾投入口的房體內側,懸簾7上端固定于頂蓋1,懸簾7由頂蓋1延伸至斜坡8;斜坡8由垃圾投入口2的下邊緣向房體內腔延伸15cm,斜坡與房體豎直的側壁之間的夾角為35度。出垃圾大門3為對開門形式,出垃圾大門3與房體側壁采用合頁4聯接,出垃圾大門3上還設置有門扣5和把手6,使垃圾房使用更方便。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耀臣,未經劉耀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92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