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輪驅動機動車動力傳動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8946.2 | 申請日: | 2008-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616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艷斌 |
| 主分類號: | B60K17/04 | 分類號: | B60K17/04;B60K17/34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劉建芳 |
| 地址: | 461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輪驅動 機動車 動力 傳動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輪驅動機動車動力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四輪驅動機動車動力傳動系統的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電子式和機械式兩種情況。電子式由于可以用程序控制,所以控制起來比較簡單,應用也比較廣泛;但電子式沒有機械式穩定,這是它最致命的弱點。
機械式分為常接合式和非常接合式。非常接合式四輪驅動為越野車采用的傳統結構形式,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應用廣泛。這種驅動方式在公路上或者是硬路上用兩輪驅動,在土路上或者松軟的路上用四輪驅動;四輪驅動時,前、后輪作剛性聯接,最能適應在松軟或雪地路面上的直行,但很不適應前、后輪需要有轉速差的硬路面行駛,急轉彎時還會發生急轉彎制動。
現在轎車采用的是常接合式四輪驅動系統,也叫全時四輪驅動。全時四輪驅動是指20世紀70年代末出現的以在硬路面上行駛為主的常接合式四輪驅動,由于其在各種路況下尤其在潮濕路面和冬季路面上均有較好的驅動能力,低檔加速性好,驅動力不受汽車軸荷分配改變的影響,在泥濘和雪地上的行駛穩定性好,對側風的敏感性小,各輪胎的磨損比較均勻,它已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以往,常接合式四輪驅動汽車裝有軸間差速器及差速鎖,但是它們是用電子裝置來實現四輪驅動的。后來有的差速鎖被粘性離合器或液壓多片摩擦離合器所代替;又出現了沒有軸間差速器而代之以液壓多片離合器、粘性離合器或超越離合器的新型常接合式四輪驅動汽車,但是這些驅動系統結構復雜、質量增大、造價提高、油耗增加(約5%~10%),通常其最高車速也有所降低;而且這些系統由于不全是剛性連接,所以在驅動能力上稍有欠缺。
現在最先進的四輪驅動系統,就是奧迪公司用的Quattro系統。它完美地應用了蝸輪蝸桿結構,并且是全機械式的剛性連接。不過它的結構復雜,最主要的就是它的造價非常的昂貴,只能在豪華的轎車上才能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性價比高的四輪驅動機動車動力傳動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四輪驅動機動車動力傳動系統,包括變速箱7、分動箱50、前差速器21和后差速器30,所述變速箱7內的輸出軸9上設有錐齒輪10,錐齒輪10嚙合有錐齒輪11,錐齒輪11同軸上設有圓柱齒輪12,圓柱齒輪12兩側分別嚙合有前驅動圓柱齒輪13和后驅動圓柱齒輪14,前驅動圓柱齒輪13和后驅動圓柱齒輪14分別通過分動箱50與前差速器21和后差速器30傳動連接。
所述前驅動圓柱齒輪13和后驅動圓柱齒輪14均包括齒環51和齒盤52,齒環51與齒盤52旋轉滑動配合連接,齒盤52圓周面上設有指向圓心的深孔53,深孔53底部設有彈簧54,彈簧54外端固定連接一外端部為楔形的擋鍵56,在齒環51內圓均勻設有若干個與擋鍵56配合的擋孔55。
所述前驅動圓柱齒輪13和后驅動圓柱齒輪14分別通過其前驅動中心軸22和后驅動中心軸23與分動箱50內的齒輪傳動裝置傳動連接。
所述齒輪傳動裝置包括設在前驅動中心軸22上的圓柱齒輪15和圓柱齒輪16、設在后驅動中心軸23上的圓柱齒輪24和圓柱齒輪25及設在分動箱50內的前驅動齒輪組18和后驅動齒輪組28;圓柱齒輪15嚙合有圓柱齒輪17,圓柱齒輪24嚙合有圓柱齒輪27;圓柱齒輪17和圓柱齒輪16分別可與前驅動齒輪組18嚙合傳動,圓柱齒輪27和圓柱齒輪25分別可與后驅動齒輪組28嚙合傳動;前驅動齒輪組18和后驅動齒輪組28分別通過其中心軸19和中心軸26與前差速器21和后差速器30傳動連接。
所述前驅動齒輪組18由設在中心軸19上的圓柱齒輪60和圓柱齒輪61組成,后驅動齒輪組28由設在中心軸26上的圓柱齒輪62和圓柱齒輪63組成。
所述中心軸19外端設有錐齒輪20與前差速器21傳動連接;中心軸26外端設有錐齒輪29與后差速器30傳動連接。
所述擋孔55與擋鍵56楔形面的配合面為向內側過渡的圓弧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艷斌,未經黃艷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89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