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屏蔽電纜緊固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8346.6 | 申請日: | 2008-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81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曉軍;田克先;王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5/00 | 分類號: | H02G15/00;H02G15/013;H05K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 浩 |
| 地址: | 471003***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屏蔽 電纜 緊固 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電纜緊固附件。
背景技術
帶有屏蔽層的屏蔽電纜在與其他設備或者儀器連接時需要通過一個屏蔽電纜緊固附件,圖1所示的就是現有常用的一種屏蔽電纜緊固附件的結構示意圖,其主要由屏蔽套筒4、尾夾6、電纜壓板2和螺釘1構成,這種結構的緊固附件由于其內部沒有設計與電纜屏蔽線相連接后形成導電連接的結構,所以在與屏蔽電纜7連接時,必須將電纜接頭部分的屏蔽網層剝離出來,擰成一股成一個接頭,從電纜壓板2的后面繞過尾夾6后再焊接或者通過螺釘連接到屏蔽套筒4上,這種接線方式一方面屏蔽線易掛扯受損導致連接不牢固甚或斷開連接,另一方面裝配操作不方便、外觀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使用時可與屏蔽電纜屏蔽線連接方便、可靠的屏蔽電纜緊固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屏蔽電纜緊固附件,包括屏蔽套筒和安裝在屏蔽套筒上的尾夾,屏蔽套筒的尾端部分與尾夾之間具有電纜屏蔽網層空間,屏蔽套筒尾端部分的外套面上設有捆扎屏蔽網層的扎線環槽。
所述扎線環槽為兩道,沿屏蔽套筒軸向間隔設置。
本實用新型在屏蔽套筒的尾端與尾夾之間設置電纜屏蔽網層空間,并在屏蔽套筒尾端部分的外套面上設捆扎屏蔽網層的扎線環槽,這樣在與屏蔽電纜連接時,屏蔽網層不必單獨剝離出來從外部與屏蔽套筒連接,而是與電纜芯線一同穿入尾夾,在尾夾內再與電纜芯線分離,電纜芯線穿入屏蔽套筒內,屏蔽網層則套裝在屏蔽套筒尾端的外套面上,用捆扎線將電纜屏蔽層牢固地捆扎在扎線環槽上,實現電纜屏蔽層與屏蔽套筒的導通連接,這種內部接線方式不僅使得緊固附件在與電纜整體裝配后外形簡潔美觀,而且連接裝配操作十分方便,屏蔽層在內部也不會受到任何損傷,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另外還實現了電纜360°屏蔽,屏蔽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裝有電纜的現有電纜緊固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電纜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3所示的屏蔽電纜緊固附件,包括屏蔽套筒4和安裝在屏蔽套筒上的尾夾6以及電纜壓板2和螺釘1等,屏蔽套筒4的尾端部分與尾夾6之間具有電纜屏蔽網層空間,屏蔽套筒尾端部分的外套面上設有兩道捆扎屏蔽網層的扎線環槽,兩道扎線環槽沿屏蔽套筒軸向間隔設置,在實際實施時,扎線環槽的數量還可以根據結構尺寸和實際需要進行設定。
上述結構的屏蔽電纜緊固附件在與屏蔽電纜7連接時,先將電纜屏蔽層(圖3中涂黑部分)捋順,套裝在屏蔽套筒4上,然后采用捆扎線5將電纜屏蔽層捆扎在屏蔽套筒尾端的扎線環槽中,最后將尾夾6裝配在屏蔽套筒4上,采用電纜壓板2將電纜7夾緊固定。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電纜360°屏蔽,且屏蔽層可靠牢固,裝配操作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83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