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鈦合金膜板件精密鍛造模具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48195.4 | 申請日: | 200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76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39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鈦合金 膜板件 精密 鍛造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精密鍛造用模具,主要提出一種鈦合金膜板件精密鍛造模具。
背景技術
鈦合金膜板是掃雷具發(fā)聲器結構體中的重要部件,該零件尺寸大、形狀復雜、幾何精度要求高、使用性能苛刻,加之材料強度等級高,因此成形難度很大(尤其是呈圓形均布的六根筋)。目前,該類零件主要采用自由鍛造預制毛坯,隨后進行機械加工的制造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存在材料利用率很低,使用性能不穩(wěn)定等突出問題。因此,開發(fā)能夠提高該類零件材料利用率,改善使用性能的精密鍛造工藝方法日益受到重視,而且精密鍛造也是鍛造工藝技術發(fā)展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鈦合金膜板件精密鍛造模具,實現(xiàn)鈦合金膜板件精密鍛造成形,從而大幅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使用性能和生產效率,同時使成本得到降低。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fā)明任務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鈦合金膜板件精密鍛造模具,由上型模和下型模組成;所述上型模為圓柱形結構在其下端面具有外側為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在凸臺內圍構成型腔,型腔的中心具有導向盲孔;所述下型模為組合結構,其由下模座、下模內模塊、定位/導向桿及頂料桿組成;所述下模座為圓柱形結構,其上端面外緣具有內側為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與上型模下端面所具有的環(huán)形凸臺斜面結合,并與上型模下端面環(huán)形凸臺配合封閉中心型腔,在圓柱形下模座的上端面型腔部位為用以置入下模內模塊的圓形槽、底部具有頂料桿進入的圓形槽且兩個圓形槽由下模座的中心通孔構成相通結構;所述下模內模塊位于下模座上端面的圓形槽內并吻配結合,下模內模塊的中心具有上粗下細的臺階形通孔,定位/導向桿下端位于下模內模塊的臺階形通孔內且與其吻配結合,定位/導向桿上部在合模時插入上型模中心的導向盲孔,頂料桿下端的圓形底座位于下模座底部的圓形槽內,頂料桿的桿部位于下模座中心的通孔內。
本實用新型由上型模和組合下型模合模成一套模具,上型模底部帶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與下模座上端面內側帶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配合封閉中部型腔,置于下模內模塊中心通孔中的定位/導向桿與上型模中心的導向盲孔配合,在上型模與組合下型模之間構成膜板件型腔。
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使用溫度范圍小于950℃。
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型腔直徑尺寸范圍為Φ300mm~Φ800mm,采用該模具生產的膜板件外徑尺寸小于Φ750mm。
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用以精密鍛造獲得鈦合金膜板件,大大提高了加工此類工件的效率和精度,節(jié)省了材料,也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鍛造模具中將下型模采用分體式的組合結構,可以實現(xiàn)部件的快速更換,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在滿足鍛造要求的前提下,分體部件可以選用不同材料制造,既節(jié)省了貴重的模具材料,也降低了模具機械加工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采用本實用新型模具鍛造出來的工件,使用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工件的飛邊很小,節(jié)省了材料,材料利用率達到8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型模,2、下型模,3、導向盲孔,4、定位/導向桿,5、膜板件型腔,6、下模內模塊,7、下模座,8、頂料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加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上型模1和下型模2組成。上型模1為圓柱形結構,其下端面即底部具有外側為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環(huán)形凸臺內圍即環(huán)形凸臺所包圍區(qū)域為型腔,該型腔與所成型膜板件背面對應,型腔的中心具有導向盲孔3。下型模為組合分體結構,其由下模座7、下模內模塊6、定位/導向桿4及頂料桿8構成;下模座7為圓柱形結構其上端面邊緣處具有內側為斜面的環(huán)形凸臺與上型模的環(huán)形凸臺斜面結合并與上型膜1底部的環(huán)形凸臺配合封閉中心型腔;在圓柱形下模座上端面的型腔部位為用以放置下模內模塊6的圓形槽,下模座的底面具有圓形槽且該圓形槽的直徑小于下模座上端面的圓形槽,兩個圓形槽之間通過下模座的中心通孔相通。下模內模塊6為圓餅狀與下模座上端面所具有的圓形槽吻配并位于該圓形槽內,下模內模塊6的上端面與下模座的上端面平齊并通過槽壁上兩個螺栓固定(圖中未顯示),下模內模塊6具有中心通孔且通孔為上粗下細的臺階形,定位/導向桿4下端位于下模內模塊的中心通孔內且與其吻配結合,定位/導向桿4的上部直徑較小吻配地插入上型模中心的導向盲孔3內,頂料桿8下端的圓形底座位于下模座底部的圓形槽內,其桿部位于下模座的中心通孔內。
該實施例中,為與所成型膜板件吻配,在下模內模塊6的上表面的中心圓孔四周均勻分布6條楔形槽,且楔形槽為上寬下窄,便于坯料充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81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穩(wěn)定緊密連接器
- 下一篇:金屬鎂生產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