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46536.4 | 申請日: | 2008-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44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樂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3/00 | 分類號: | H02K13/00;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電刷的扁平電機。
【背景技術】
扁平電機廣泛應用在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上,用以發出振動提示。
如圖1至圖2,所示為一種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扁平電機50,該電機50包括基座51、定位在基座51中的電路板52、與電路板52電性連接的導電部53、永磁體54、電刷55、轉軸56、轉子57以及上蓋58。
基座51上設有轉軸支撐部510用以將轉軸56可旋轉地定位在基座51上,基座51一側另設有固定部511。
電路板52一側設有第一接電部520,另一側設有第二接電部521。
導電部53設有卡扣部530以及導電腳531,該卡扣部530與基座51上的固定部配合而將導電部53固定在基座51上,導電腳531則與電路板52上的第一接電部520電性連接。
電刷55與電路板52上的第二接電部521焊接在一起。
轉子57設有主體570、嵌設在主體570內的線圈571以及嵌設在主體570內的質量塊572,主體570設有通孔573,利用該通孔573,轉子57固定在轉軸56上,并能隨轉軸56一同轉動。
請一并參照圖2,轉子57背面設有整流器574,整流器574為分片設置,且與轉子57上的線圈571電性導通,另一方面,整流器574還與電刷55電性連接。
上蓋58與基座51一同將上述其它元件封裝在其中。
導電腳531接收到外部電流之后,通過電路板52的第一接電部520與第二接點部521傳導到電刷55,繼而傳輸到線圈571,線圈571則在永磁體54的磁場中受力旋轉。
一般地,整流器574的各個片相互分開,之間形成間隙,如圖3所示,整流器574的兩個分片,第一分片574a和第二分片574b之間形成間隙575,各分片之間這樣設置:相鄰兩個分片之間的間隙的走向通過轉軸56。可以這樣理解整流器574的各個分片的位置關系,即,將整流器574沿著通過轉軸56的分割線進行均等切割。同時,電刷55設有兩個接觸點551和552分別與整流器574的分片接觸,且兩個接觸點的連線也通過轉軸。
這樣的設計有缺陷,其缺陷在于:因為電刷兩個接觸點的連線通過轉軸,且整流器分片之間的間隙走向也通過轉軸,當電機轉子旋轉時,電刷的兩個接觸點551和552會同時處于間隙575之中,如圖4所示。當電機轉子在這個位置停下來后,電機將很難再啟動,因為線圈不通電。
為解決這個缺陷,另一種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技術方案出現了,請參圖5,在該技術方案中,整流器的各個分片(如674a與674b)之間的間隙675的走向并不通過轉軸56,而是呈螺旋狀,因此,電刷的兩個接觸點551與552并不會同時落在間隙中,有效解決了電機不能啟動的問題。
然而,這種技術方案也有其缺陷:第一整流器的分片切割不容易,成本較高,另外,因為電刷的兩個接觸點的連線通過轉軸,導致在接觸點穿越間隙時,與間隙的兩側(即相鄰的兩個分片相對的側邊)的碰撞是發生在接觸點的端部,而接觸點的端部通常比較尖銳,導致該碰撞較厲害,容易磨損接觸點或使接觸點受過大壓力產生塑性變形,或者分片邊緣磨損嚴重,導致電機性能不穩定。
鑒于上述,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性能穩定、內部元件不易磨損的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機,其包括:基座、轉子、永磁體、電刷、轉軸以及與電刷配合電性連接的整流器,整流器為分片設置,相鄰兩分片之間設有間隙,每一電刷設有兩接觸點,其特征在于:兩分片之間的間隙的走向通過轉軸,呈輻射狀,電刷的兩接觸點之間的連線不通過轉軸。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兩個接觸點連線并不通過轉軸,如此設計,既可有效避免兩接觸點同時位于間隙之中,又能保證接觸點與間隙的側邊接觸不是端部,而是橫向接觸,與間隙之間的碰撞力減小。
【附圖說明】
圖1為相關技術的電機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相關技術的電機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相關技術的電機的整流器與電刷之間相互配合的示意圖。
圖4為相關技術的電機的整流器與電刷配合的某一位置的示意圖。
圖5為另一種相關技術的電刷與整流器配合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機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機的整流器與電刷配合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65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