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腦功能區手術喚醒麻醉的食道咽腔導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5405.4 | 申請日: | 200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34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蔡鐵良;沈七襄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鐵良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功能 手術 喚醒 麻醉 食道 導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腦功能區手術的醫療手術器械,特別是指一種用于腦功能區手術喚醒麻醉的食道咽腔導管。
背景技術
腦功能區手術對功能區的精確定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而個體差異及病變的推移可造成腦功能區解剖差異,會直接影響術中功能區的準確定位。故術中喚醒讓病人在清醒狀態下通過皮質電刺激(CS)對皮質功能區尤其語言區進行判斷已成為核心手術技術手段和標準。
目前喚醒麻醉管理中的挑戰是:在非氣管內插管的條件下劇烈的手術刺激時需維持足夠的麻醉深度而不影響呼吸管理;喚醒時不僅要快速蘇醒,還要能配合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按指令活動肢體,語言區則要讓病人發音對話;氣道與發音講話同在一個區域,兩者不能同時占有。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麻醉醫師一直在尋找一種安全可靠的氣道管理和通氣方法,從局麻清醒開顱到第三代喉罩的應用,雖然麻醉深度的調控和氣道管理有了明顯進步,但喚醒麻醉中喉罩仍需要麻醉后置入,喚醒時拔出,再麻醉時再置入。在顱腦已被頭架固定的條件下置入喉罩仍有一定難度和風險,需熟練調整下頜、頸部的位置。
采用單純的局部麻醉時,術中患者可保持清醒并配合手術,但由于術中鎮痛不全發生率高,現在已經基本不用。在歐美地區,有采用局部麻醉聯合鎮靜作為一些手術的常規麻醉方法,但是患者和外科醫生往往并不愿意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這種手術,這是由于鎮靜深度難以控制,容易導致并發癥的發生,過度鎮靜不僅導致患者不合作,也可能導致呼吸抑制,而且由于這種手術創面大、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所需局麻藥多,易導致局麻藥中毒,對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打擊,使患者難以接受。在我國,有采用局部麻醉聯合針刺麻醉的方法,但同樣存在鎮痛不全的問題,以及腦膜、顱底及鞍膈刺激反應和高顱壓反應等問題,目前臨床應用不多。
喉罩應用于術中喚醒麻醉有其一定的優點,特別是第三代喉罩具有呼吸和消化雙重管道系統,長時間通氣對氣道的損害較小,并且在其前端直接頂住食管上口,大大減少了嘔吐和反流的發生率。喉罩的應用能保證呼吸道通暢,減少了因呼吸抑制導致的高碳酸血癥的發生率,術中患者清醒時能很好的耐受喉罩,無論是仰臥或側臥位均易于插入喉罩。但是,在功能區定位時必須拔出喉罩,定位后再插入喉罩,對患者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與困難,也使外科醫生的手術復雜性提高,而且術后有可能引起并發癥。
江濤等在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5年第10期發表的“功能區膠質瘤的術中直接電刺激判斷核心手術技術”的文章中提出將鼻導管插至口咽部,清醒時將鼻導管退回鼻咽腔;Yamamoto等在BRJ?Anaesth?2003年第90期發表的“Anaesthesia?for?awake?araniotomywith?non-invan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的文章中提到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Audu?PB等在J?Neuraing?Anesthesial?2004年第16期發表的“Use?of?cuffed?orophryngeal?airway(COPA)for?awake?intracranial?surgery”的文章中提出應用帶套囊的口咽通氣道(COPA)等多種通氣方式在喚醒麻醉中的應用,無不為了迎接挑戰,但均未取得解決上述各種矛盾的理想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既能保證患者良好通氣又能讓患者講話而不必拔出的用于腦功能區手術喚醒麻醉的食道咽腔導管。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腦功能區手術喚醒麻醉的食道咽腔導管,包括并排設置、兩端開口的一食道導管及一咽腔導管,該食道導管和該咽腔導管在他們插入口腔內的部分一體成型、在口腔外的部分相互分離;該食道導管插入到食道中,并在其端部開口旁套設有食道封閉充氣套囊,該食道封閉充氣套囊連通一延伸到口腔外的第一充氣管;該咽腔導管插入到咽喉部,并在其端部開口旁套設有咽腔封閉充氣套囊,該咽腔封閉充氣套囊連通一延伸到口腔外的第二充氣管。
所述咽腔導管端部在咽喉部的開口為斜切開口,該開口的頂點緊貼所述食道導管。
所述咽腔導管在所述斜切開口旁還開設有至少一通氣孔。
所述第一充氣管在口腔內的部分與所述食道導管一體成型、在口腔外的部分相互分離;所述第二充氣管在口腔內的部分與所述咽腔導管一體成型、在口腔外的部分相互分離。
所述第一充氣管、第二充氣管的外端開口處設有單向氣閥,緊挨該氣閥設有指示氣囊。
所述食道導管為鋼絲彈簧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鐵良,未經蔡鐵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54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