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徑向柱塞泵的新型大滑塊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4059.8 | 申請日: | 2008-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41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董桂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澤華源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00 | 分類號: | F04B53/00;F04B53/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靜 |
| 地址: | 300112天津市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徑向 柱塞 新型 大滑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傳動的動力元件,特別涉及一種徑向柱塞泵的新型大滑塊。
背景技術
目前,國外的徑向泵因小滑塊結構復雜,不易加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徑向柱塞泵的新型大滑塊,采用球形體結構,且塊體上留有阻尼小孔,潤滑好、噪音低,同時加工工藝簡單,摩擦小,裝配較容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徑向柱塞泵的新型大滑塊,包括泵蓋1、泵體2、閥體3、閥芯4、柱塞5、大小控制柱塞6、7、大小滑塊8、9、連桿10、定子11、轉子12、傳動軸13、配流軸14、聯軸節15和回程環16,所述的大滑塊8為一球形體,其上留有阻尼小孔17,大滑塊與大控制柱塞6的球面18動配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由于實用新型采用球形體結構,且上留有阻尼小孔,工作時起潤滑、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時,徑向泵大控制柱塞與大滑塊球面配合使用,加工工藝簡單,摩擦小、裝配較容易。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大滑塊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大滑塊剖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泵蓋?2、泵體?3、閥體?4、閥芯?5、柱塞?6、大控制柱塞7、小控制柱塞?8、大滑塊、9、小滑塊?10、連桿?11、定子?12、轉子13、傳動軸?14、配流軸、15、聯軸節?16、回程環?17、阻尼小孔?18、球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如圖1~4所示的一種徑向柱塞泵的新型大滑塊,包括泵蓋1、泵體2、閥體3、閥芯4、柱塞5、大小控制柱塞6、7、大小滑塊8、9、連桿10、定子11、轉子12、傳動軸13、配流軸14、聯軸節15和回程環16,泵蓋1與泵體2用螺釘20連接,閥芯4裝入閥體3的中心孔中,大小控制柱塞6、7分別裝在泵體2的大小柱塞孔中且與大小滑塊8、9球面相接,大小滑塊8、9的另一弧面與定子相接,柱塞5與連桿10相連裝入轉子12的柱塞孔中,連桿10外弧面與定子11形成摩擦副,內弧面與回程環16形成摩擦副,轉子12裝在配流軸14上,在傳動軸13、聯軸節15帶動下高速旋轉,利用偏心產生高壓。所述的大滑塊8為一球形體,其上留有阻尼小孔17,大滑塊與大控制柱塞6的球面18動配合,當閥體高壓液作用在大控制柱塞時,推動大控制柱塞與大滑塊克服彈簧力作功,推動定子改變偏心距進行變量。
工作原理:
工作時,液壓油從入口進入泵體,靠大滑塊密封,經傳動軸將轉子旋轉,帶動柱塞擠壓液壓油而形成高壓油,在泵體、大滑塊腔內形成高壓油輸送至泵體外,完成由低壓油轉換為高壓油的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澤華源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澤華源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40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