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43316.6 | 申請日: | 200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255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英;蘇祥臣;李錫柱;王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N1/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呂志英 |
| 地址: | 3003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精度 氣體 分析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分析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該裝置提高了奧氏氣體分析器的精度。
背景技術
在冶金鋼管企業,光亮爐的作用是對鋼管進行鈍化處理,采用高純氮進行氣體保護,要求氮氣中含氧量不能高于0.1%,方可保證鋼管表面的光潔度。所以光亮爐的氮中含氧需要定期檢測,按照國標GB3864-83對氧的體積百分含量小于0.5%的測定,需要用銅銨溶液比色法,利用氧分析器完成,對氧的體積百分含量大于0.5%的測定需要用奧氏氣體測定儀。由于光亮爐氮中含氧小于0.5%,所以應采用銅銨溶液比色法用氧分析器完成。但是此方法必須要用10倍于氧分析器球體積的氣體來吹凈分析器,大約進出氣為3~5分鐘才能完成取樣工作,可現場情況往往達不到測定取樣要求。
由于光亮爐內氮氣壓力比較低,當用軟管從光亮爐取氣口接入氮氣,被測氣體從氧分析器進氣口進入,開通分析器進、出氣活塞,調節流速至1000~5000ml/min,通過進氣管進入分析器,再從出氣口排出,用高于分析器10倍體積的氣體充分吹洗,10倍的體積大約是從出氣口排出氣體3~5分鐘,操作者用手在出氣口感覺有氣體排出方可計時。可是在現場接入氣體后從分析器的出口根本就感覺不到有氣體排出,完成不了氧分析器的吹洗過程,此分析器無法進行取樣操作。如用奧氏氣體分析器進行檢測精度又達不到要求,由于上述原因要完成光亮爐氮中氧含量的測定,需要對奧氏氣體分析器進行改進提高精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改進奧氏氣體分析器的量氣管來提高測量精度,從而完成光亮爐氮中氧含量的測定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該分析器裝置結構包括有取樣連接口,通過三通活塞與儀器管道相連接,由儀器連接管道通過四個兩通閥分別進入對應的四個吸收瓶及量氣管,量氣管外連接有套管,量氣管通過軟管與水準瓶連接,其中:所述量氣管的直徑為5~10mm,其長度為200~205mm,量氣管的最小分度值刻線為0.05ml。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該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能夠解決光亮爐氮氣壓力低、微量氧分析器測定無法取氣的缺陷,用改進的量氣管的奧氏氣體測定儀快速精確地完成了微量氧的測定,有效地保證了鋼管生產的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量氣管的奧氏氣體分析器示意圖。
圖中:
1、取樣連接口????????2、三通活塞????3、儀器管道
4,5,6,7、兩通閥???8、量氣管??????9、套管
10、軟管????????11、水準瓶????????12,13,14,15、吸收瓶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結構加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裝置結構包括有取樣連接口1,通過三通活塞2與儀器管道3相連接,分別由儀器連接管道3通過兩通閥4、兩通閥5、兩通閥6、兩通閥7進入相應的吸收瓶12、吸收瓶13、吸收瓶14、吸收瓶15及量氣管8,量氣管8外連接有套管9,量氣管8與水準瓶11的連接靠軟管10來完成。將量氣管8的直徑為5~10mm,其長度為200~205mm,量氣管的最小分度值刻線為0.05ml,以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高精度奧氏氣體分析器檢測裝置具體操作流程如下:將光亮爐中的氮氣接入取樣連接口1,旋轉三通活塞2至打開方位,上下操作水準瓶11,取分析氣體30~50ml,清洗儀器管道3兩至三次,再次操作水準瓶11使量器管8中吸入稍多于100ml的分析氣樣,上下操作水準瓶11排出多余氣體,將封閉溶液液面調至零刻度,關閉三通活塞2,打開第一個吸收瓶12上的兩通閥4緩緩舉起水準瓶11,將量氣管8中的分析氣樣壓入吸收瓶12中,在緩緩下降水準瓶11,使分析氣樣回到量氣管8中,如此反復操作三至四次后,將殘余氣體返回量氣管8中,水平讀取量氣管8刻度的氧含量,重復上述操作直至讀取數值恒定。
為檢查吸收液失效程度,關閉第一個吸收瓶12上的兩通閥4,打開第二個吸收瓶13上的兩通閥5,再將殘余氣體壓入第二個吸收瓶13中,并重復操作,當發現第一個吸收瓶12吸收氧量小于分析氣體中氧含量的50%時,應立即更換吸收液,至此完成檢測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33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