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去核機的雙層履帶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2457.6 | 申請日: | 200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272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廣達;張國軍;張國鋒;張國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廣達 |
| 主分類號: | A23N4/08 | 分類號: | A23N4/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1000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去核機 雙層 履帶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果品加工機械部件,具體地是一種果品去核機的履帶。
背景技術
2008年6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公告了一項專利號為:2007200961254、公告號為:CN201070244的《棗去核機》專利。該技術實現了棗加工去核的全自動化,其主要結構特征為:在沖頭的下斷面設有沖核針和沖棗針,沖頭下方設有帶棗孔的載棗履帶,載棗履帶下方設有帶漏核孔和漏棗孔的模板。載棗履帶由驅動輪帶著循環旋轉,將棗帶到沖頭下,先由沖核針去核,再由沖棗針將棗沖下,實現去核的目的。其存在的不足是:只有一條履帶,其作用不但負責輸送棗,還對棗進行定位。但是,棗箱里的棗自動落入履帶棗孔內時很容易傾斜,定位不準,沖核時很容易將棗沖壞或沖不凈棗核,造成加工質量低,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果品去核機履帶,其能實現棗的準確定位,便于沖核準確,提高加工質量。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帶棗孔的載棗履帶,其特征在于:在載棗履帶的下方設有與之相配的定位棗履帶,定位棗履帶上設有與棗孔對應的且稍小于棗孔的定位棗孔,定位棗履帶的上端面與載棗履帶的底面活動觸聯且二者的接觸面上均設有相對應的配合卡頭。
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棗箱里的棗自動落入載棗履帶的棗孔內,載棗履帶旋轉移動,將棗帶到沖頭下方,沖頭下移,首先將棗下壓推至定位棗履帶上與棗孔對應的定位棗孔中,加以緊固定位。定位棗履帶由配合卡頭與載棗履帶活動觸聯,可以隨著后者的移動而同步移動。沖頭上移,定位棗履帶與載棗履帶繼續前進,沖頭下移,其上面的沖核針將定位棗孔中的棗沖核。沖頭上移,定位棗履帶與載棗履帶繼續前進,沖頭下移,其上面的沖棗針再將定位棗孔中的棗沖下。完成推棗定位、沖核、沖棗的全過程。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定位棗履帶,使得被沖核的棗能夠準確定位且固定,便于更好的沖核,提高了沖核的成功率,確保了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介紹。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圖中標識:1-棗孔、2-載棗履帶、3-定位棗履帶、4-定位棗孔、5-配合卡頭、6-豁口、7-凹槽、8-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帶棗孔1的載棗履帶2,在載棗履帶2的下方設有與之相配的定位棗履帶3,定位棗履帶3上設有與棗孔1對應的且稍小于棗孔1的定位棗孔4,定位棗履帶3的上端面與載棗履帶2的底面活動觸聯且二者的接觸面上均設有相對應的配合卡頭5。
本實用新型載棗履帶2的棗孔1和定位棗履帶3的定位棗孔4均有向下的錐度,且下部帶有豁口6。這樣,有利于棗的定位和沖下。
本實用新型定位棗履帶3與載棗履帶2接觸面上的配合卡頭5是若干對凹槽7和凸起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廣達,未經張廣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24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上下套接的雙體杯
- 下一篇:內桶內加熱式茶葉殺青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