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車自助式公用充電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1938.5 | 申請日: | 2008-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25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愛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愛詩 |
| 主分類號: | H01M10/44 | 分類號: | H01M10/44;H02J7/00;E05B47/02;E05B6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61天津市河東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車 自助式 公用 充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電動交通工具充電器,具體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 和電動汽車等充電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車充電器都需要專人操作和收費,由于須要額外支出人工費用, 導致經營成本較高,不便于大面積推廣應用,造成電動車充電站點較少,給使 用者帶來不便,也制約了電動車的普及與發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專人看管的公用充電器,使用者可以自 行操作和繳費,從而解決上述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為:充電器包括電源系統、充電量計量和電費折扣系 統、磁卡識別與繳費系統、顯示系統、充電插頭和插座等,充電插頭通過導線 與電動車輛的充電系統連接,各系統和部件在電腦的控制下協調工作,其特征 在于插座內設有電子插頭鎖。在充電發生后及充電過程中,電子插頭鎖將充電 插頭鎖住,使其不能脫離充電器,并通過與車輛的連接導線使車輛也不能開走。 只有當磁卡繳費系統完成電費交易后,電子插頭鎖才能開起,車輛才能開走。 從而保證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也能完成電動車的充電和繳費。電子插頭鎖的另 一個作用是避免在充電過程中,充電插頭意外脫落或在使用者不在場的情況下, 有人惡意拔下充電插頭終止充電,導致延誤充電而耽誤使用車輛。
本實用新型有效地降低了電動車充電站點的人工管理費用,可使充電站點廣 泛設置,實現每一個停車位都有一個充電器的愿望,使人們在停車之余即可獲 得隨時隨地為電動車補充電能的需求,給電動車使用帶來極大方便;此外,如 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發電裝置,對現有電網進行補缺與拓展,便可以形成覆蓋 整個道路交通的充電網,做到路有多長,網就有多遠,徹底解決電動車輛續航 里程短和充電時間長的固有弊病對人們的困擾,為推動電動車輛快速發展與普 及、實現電動交通早日到來發揮重要作用。
附圖說明
圖1.充電器工作示意圖
1.充電器?2.磁卡插口?3.顯示屏?4.充電插頭?5.連接導線
圖2.充電插頭與插座孔結合圖
6.鎖銷?7.銷釘?8.彈簧片?9.撥叉軸?10.撥叉?11.電磁鐵?12.插座孔?13.柱狀 觸點?14.管狀觸點?15.溫度傳感器?16.鎖止傳感器?17.開關電路?18.觸點?19.識 別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充電插頭(4)通過插座孔與充電器(1)連接,見圖1,插座孔和磁卡插口 (2)均朝下開口,以防雨水和灰塵落入,充電插頭的另一端通過連接導線(5) 與電動車連接。充電器上設有電子顯示屏(3)。充電插頭與插座孔(12)的結 合見圖2,充電插頭上的管狀觸點(14)與插座孔內的柱狀觸點(13)相接觸, 連通充電器與車輛的充電電路。插座內設有電控插頭鎖。鎖銷(6)通過銷釘(7) 與撥叉(10)連接,撥叉的另一端位于兩個電磁鐵(11)之間,當兩個電磁鐵 分別工作時,撥叉以撥叉軸(9)為支點擺動,驅動鎖銷在插座孔內伸出或縮回。 當鎖銷伸出時,便插入充電插頭上相應的鎖銷槽內,即將充電插頭鎖住,使其 不能從插座孔內拔出;鎖銷縮回時即為開鎖狀態。彈簧片(8)可以分別壓緊在 撥叉上的兩個平面上,以穩定鎖銷伸出或縮回的兩種狀態。
充電器的操作與工作過程為:先將充電插頭插入插座孔內,然后插入繳費磁 卡,充電器紀錄并顯示磁卡號和磁卡內金額,啟動電子插頭鎖鎖住充電插頭, 然后開始充電并實時顯示充電量和電費數額。此時,使用者便可將磁卡取出隨 身帶走,車輛即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自動充電。在此過程中,當車輛充滿電或 電費達到磁卡內的最大值時,便自動停止充電。使用者返回時,將剛才的磁卡 再次插入充電器,充電器經識別確認后,如果是與啟動充電時的磁卡是同一個, 便停止充電并扣除磁卡內的電費,然后打開電子插頭鎖,使用者才可以拔下充 電插頭開車離開。為了防止惡意透支行為,如接入固定用電設備沒完沒了地充 電,可以參照電動車的最大電容量,設定一次充電量的最高數額,達到此值即 自動停止充電?;蛲ㄟ^網絡對充電時間過長的充電器進行監控管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愛詩,未經劉愛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19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