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0644.0 | 申請日: | 200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1019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春 |
| 主分類號: | E04G15/00 | 分類號: | E04G15/00;E04G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37200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快速 預留 洞封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器材,特別是在建筑施工中預留洞所使用的封板。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預留洞操作中,傳統的操作方法必須由兩個人同時進行才能操作,首先是將竹膠板按照下水管道的標準尺寸鑿個圓孔,然后在竹膠板的任何一端鋸開,在由1人在下面將竹膠板卡在管道上,再將鐵絲從竹膠板的小洞里穿出,由上面的人將鐵絲固定在兩根木棒上,下面的人必須將鐵絲往上送,保證鐵絲及竹膠板不能來回晃動,否則在進行混凝土的填裝時,竹膠板松動的話,水泥漿就會掉出來。固定好以后再進行混凝土的填裝,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先將上面的鐵絲剪掉,再回到下面取下竹膠板,并用鐵器將鐵絲頭打斷,因為有些廚房廁所的天花板還要刮膩子灰,所以鐵絲頭不能露在外面,然后再依次收撿竹膠板,以備后用,但一般情況下,所用的竹膠板在一個工地完工后,并沒有進行回收,因為這些竹膠板并不是很耐用。上述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浪費人力、浪費原材料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浪費人力、浪費原材料的問題。
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由外圓卡環1和突出部分2組成,外圓卡環1和內圓卡環4均由兩個半圓環構成;外圓卡環1的兩個半圓環通過卡扣3相連接,外圓卡環1的背面環形槽內有突出部分2;內圓卡環4上有環形的突出臺階5,內圓卡環4與外圓卡環1結合,內圓卡環4上的突出臺階5嵌入外圓卡環1上突出部分2一側的凹槽內。
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徹底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只需一個人安裝,拆下時也非常方便,更不需要其它輔助工具,所用的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可以用箱子整齊地排列,攜帶方便。不像傳統的工作方式,需要帶諸多的工具,比如:竹膠板,鐵絲,木棒,手鉗,因為帶的東西多了,一次就帶不了太多。在來回拿東西的時間多,工作效率低,現在的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與傳統的工作方式相比,有許多優點,比傳統的工作方式速度至少快8倍,節約材料,如果將現在的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用在工作中,每年全國至少節約作膠板30萬平方米,以及若干鐵絲,木材。傳統的工作方式多由一些老齡化的人在工作,如果使用上現在的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將會產生許多的專業承包團隊,由此將大大的降低人力勞動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不必要的建筑材料。現在的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是由兩個半圓部件組成,內圓采用橡膠,這樣可以更好地與管道貼合,將兩片半圓卡在管道上,再將兩邊半圓底部的卡扣扣上,在不到20秒的時間里就完成了操作,在拆下的只需將兩個卡扣解開就行,內圓采用的橡膠在與管道貼合后,完全可以承受填裝水泥的重量。而且內圓橡膠在與管道貼合后,絕對不會有水泥沙漿掉下來,也就不會弄臟管道,待2個半圓拆下來后還可以重復利用。這樣就減少了原有技術材料浪費問題,也避免因傳統操作模式拆出來后鐵絲留的孔滲水問題。
在兩片半圓的內圓里,還有兩個卡槽,這個卡槽的作用就是:在進行管道安裝時,不可能所有的管道都使用整根管子,所以就有了把一些短的管子連接起來,自然就有了接頭,而有些接頭剛好在水泥塑板的下方,所以這時只需將內圓的卡槽取下就行,在沒有接頭的地方,則將卡槽安上就行,徹底實現了方便,高效,快捷,一物多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外圓卡環1的主視圖;
圖2是一個半圓環外圓卡環1的立體圖;
圖3是圖1的后視圖;
圖4是內圓卡環4的主視圖;
圖5是內圓卡環4與外圓卡環1的連接后主視圖;
圖6是圖5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參閱圖1-圖6,建筑用快速預留洞封板,由外圓卡環1和突出部分2組成,外圓卡環1和內圓卡環4均由兩個半圓環構成;外圓卡環1的兩個半圓環通過卡扣3相連接,外圓卡環1的背面環形槽內有突出部分2;內圓卡環4上有環形的突出臺階5,內圓卡環4與外圓卡環1結合,內圓卡環4上的突出臺階5嵌入外圓卡環1上突出部分2一側的凹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春,未經趙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06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