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懸掛裝置的包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40233.1 | 申請日: | 2008-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494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大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大為 |
| 主分類號: | B60R7/08 | 分類號: | B60R7/08;F16B45/00;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懸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懸掛裝置的包。
背景技術
隨著全國各級城市的公交及地鐵系統的日益完善,綠色出行即乘坐公交或地鐵出行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群選擇的方式,一方面減少了人們的日常開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降低了環境污染。但是,因為城市人口密度大,公交車或地鐵的座位有限等問題,在各種高峰期間,大部分人只能靠站立的方式度過全程,如此以來,人們隨身所攜帶的行李即成為了他們的一種負擔,比如上班族所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學生的書包等,這類行李一般不適合擺放在車廂的地面,通常只能搭放在人們身上,如此的負重不僅對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發育有一定的影響,盡管是成年人,也會加重其旅途的疲憊。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懸掛裝置的包,攜帶該種包在旅途中可以通過其懸掛裝置掛于公共汽車或地鐵的扶桿上,以減輕使用者的負重。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該種帶有懸掛裝備的包,其包括包體、背帶和/或提手,以及至少一個懸掛裝置,其中:
所述懸掛裝置再包括掛鉤和掛帶,所述掛帶一端連接于包體或背帶上,另一端連接所述掛鉤,所述掛鉤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掛鉤,該掛帶上還可以包括卡扣,以調整掛帶的長短;
所述懸掛裝置還可以由兩個掛鉤及掛帶所組成,所述兩個掛鉤連接于掛帶的兩端,其中所述掛鉤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掛鉤,所述掛帶還可以包括卡扣,以調整掛帶的長短,而所述掛帶還可以為具有承載能力的絲,如鋼絲或高分子材料絲等;
所述懸掛裝置還可以由兩端分別帶有固定連接元件的掛帶所組成,該掛帶上還可以包括卡扣,以調整掛帶的長短;
另外,所述懸掛裝置還可以為一“S”型掛鉤;
所述包為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手提包、背包等,如電腦包、旅行包、書包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該種帶有懸掛裝置的包,其實用性強,適用人群廣,使用場合普遍;
2、本實用新型所包括的所述懸掛裝置,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有懸掛裝置的包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懸掛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種懸掛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但不作對該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該種帶有懸掛裝置的包的示意圖,包括包體10、背帶和/或提手20,以及至少一個懸掛裝置30設置于包體10上,其中所述懸掛裝置30再包括一掛鉤302及掛帶301,所述掛帶301一端連接于包體10上,而另一端與掛鉤302相連接。
所述懸掛裝置30還可以連接于背帶上,所述掛鉤302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掛鉤,所述掛帶301上還可以包括卡扣,以調整掛帶301的長短。
所述包為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手提包、背包等,如電腦包、旅行包、書包等;
所述懸掛裝置30可以設于包體10表面,也可以設于包的包體20內,也可以將所述懸掛裝置30隱藏于包體10所設置的一空間中,在使用該懸掛裝置30時,從包中取出即可。
再如圖2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懸掛裝置的示意圖,該懸掛裝置30由兩個掛鉤302及掛帶301所組成,所述兩個掛鉤302連接于掛帶301的兩端,所述掛帶301再包括一卡扣303,以調整掛帶301的長短。
上述掛鉤302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掛鉤,如具有彈性保護裝置的掛鉤,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型普通掛鉤;
上述掛帶301還可以為具有承載能力的絲,如鋼絲或高分子材料絲。
另外,再如圖3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種懸掛裝置的示意圖,該懸掛裝置30為一“S”型掛鉤。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其內容作了詳盡說明。對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對它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不會超出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大為,未經李大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402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