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用天然編織物的汽車遮陽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39793.5 | 申請日: | 2008-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61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汪玉華;齊倫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汪玉華 |
| 主分類號: | B60J11/08 | 分類號: | B60J11/08;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3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采用 天然 編織物 汽車 遮陽 | ||
所屬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窗玻璃的遮陽罩。更具體講是大部分重量采用天 然材料編織物所制成的汽車遮陽罩。
背景技術(shù)
在汽車車窗采用遮陽罩以降低車內(nèi)溫度已實行多年。迄今為止,制造 遮陽罩所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以石油為源的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塑 料)及合成纖維,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不利于保存資源和長久地 使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shè)計一種采用天然編織物的汽車遮陽罩,它在展 開時是與汽車前窗擋風玻璃的尺寸和形狀相適應(yīng)的基本上長方形的,在 折疊收存時是沿若干個橫向折痕以“之”字形折疊成類似手風琴形狀, 它是由朝向車外陽光的反光層與貼合于其后的隔熱層所構(gòu)成,所述隔熱 層是以天然材料為主以類似于織席的方式編織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反光層是以塑料膜為基層,在其朝向陽光 的一面噴上或鍍上金屬光亮膜層,再于其外貼上極薄的透明塑料保護層, 所述隔熱層的編織結(jié)構(gòu)其經(jīng)向是以草條、竹蔑、棉繩、麻繩或紙捻繩作 為經(jīng)條,其緯向是以合成塑料或天然或合成纖維絲作為緯線。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反光層的作為基層的塑料膜是兩層塑料膜 夾著眾多膜泡的膜泡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的經(jīng)條是草條或竹蔑。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的經(jīng)條是密集排列的,所述的緯線是相互 隔開間隔排列的,并且所述緯線是以跨過二條或三條經(jīng)條的方式編織的。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經(jīng)條的寬度是1mm至8mm范圍,所述緯線 的寬度是0.3mm至3mm范圍,相鄰兩條緯線之間的間隔是1至8倍于緯 線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反光層與隔熱層是由粘合方式結(jié)合到一起 的。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反光層與隔熱層是由縫紉方式結(jié)合到一起 的。
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所述反光層與隔熱層在由縫紉方式結(jié)合時,其 縫紉位置是沿其輪廓一周,以及沿每個折痕線位置進行縫紉的。
實用新型所設(shè)計的汽車遮陽罩其反光材料層和一般已有的遮陽罩基本 相同,但隔熱層則是以天然材料編織而成,其編織用的材料可以有:草 條,竹條(竹篾),棉繩或麻繩,以及由紙條捻成的紙繩。這不但節(jié)省了 不可再生資源,還使消費者有涼爽、新鮮、時尚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在展開情況下的正面(朝向陽光面)的示 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在展開情況下的內(nèi)面(朝向車內(nèi)的一面) 的示意圖。
圖3-1和圖3-2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其反光層的基層使用的塑料泡 材料的示意圖。其中,圖3-1是正面視圖,可見到膜泡16是眾多的圓形 的、由塑料膜包著的氣泡,標號19是最外層的塑料膜保護層。圖3-2是 以圖3-1中的A-A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的隔熱層的編織方式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在收折時以“之”字形折成的似手風琴形 狀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設(shè)計了一種汽車遮陽罩,它在展開時是與汽車前窗擋風玻 璃的尺寸和形狀相適應(yīng)的基本上長方形的,在折疊收存時是沿若干個橫 向折痕以“之”字形折疊成類似手風琴形狀,它是由朝向車外陽光的反 光層與貼合于其后的隔熱層所構(gòu)成,所述隔熱層是以天然材料為主以類 似于織席的方式編織而成。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罩1在展開(即使用)情況下的正面。標號 2是在遮陽罩1的輪廓周邊縫上的包邊,一般用布條或塑料條縫制。標號 3是從正面能看到的反光層,它是一種復合層材料,見后面對圖3-1和 3-2的說明。標號5是在遮陽罩1的輪廓上開出的缺口,用以和汽車內(nèi)的 倒后視鏡相適應(yīng)。標號6是用于以“之”字形收折所做出的折痕,折痕 數(shù)目可以是5、7、9或11條,視乎具體設(shè)計安排而定,其制法可以是壓 印出折線,也可以是沿該處位置以縫紉機縫出直線,便于折疊。
圖2是把圖1翻過來的內(nèi)面。標號4是從遮陽罩1的內(nèi)面見到的隔熱 層,它是以天然材料作為經(jīng)條,以塑料或天然或合成纖維絲作為緯線編 織而成,見后面對圖4的說明。圖中其余標號含義同前。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汪玉華,未經(jīng)汪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9793.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新型連續(xù)油管作業(yè)車
- 下一篇:反包膠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