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測試注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39744.1 | 申請日: | 2008-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5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國勝 |
| 主分類號: | A61M5/46 | 分類號: | A61M5/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測試 注射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的臨床測試硬膜外穿刺是否到達硬膜外腔的自動測試注射器。
背景技術
臨床上對于硬膜外穿刺的的病人,操作醫生一般判斷針尖是否到達硬膜外腔的方法是穿刺針抵達黃韌帶后,先用盛有生理鹽水和小氣泡的注射器試驗阻力,然后取下注射器并與盛有液體的玻璃毛細接管相連接,繼續緩慢進針。當針進入硬膜外腔時,在有落空感的同時,管內液體被吸入,為硬膜外腔特有的“負壓現象”;為了確認穿刺針穿刺深度,操作醫生需多次重復以上測試,以防止穿刺針刺入蛛網膜下腔或其它位置,引起嚴重的并發癥,造成病人更多的痛苦。其操作繁瑣,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測試硬膜外穿刺是否到達硬膜外腔的自動測試注射器。減少了醫生操作的繁瑣,也降低了因穿刺不到位引起病人并發癥的機率。而且它允許醫生雙手進行穿刺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刺深度,更加減少了一些并發癥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測試注射器,其結構與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活塞、襯墊、彈簧、手持柄。其中注射器管與活塞跟普通注射器類同,注射器管前端有與針頭相接的接頭,活塞由前端的襯墊和導芯構成;彈簧圍在注射器管內繞在導芯外;手持柄為上下一槽一蓋,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內包有一端的彈簧和一端的注射器管。
所述的手持柄可以有多種形狀,方便醫生操作即可。
根據醫生的操作習慣,自動測試注射器可以做成不同的規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自動測試注射器,其結構與普通注射器相似,包括:注射器管1、活塞2、襯墊3、彈簧4、手持柄5。其中注射器管1與活塞2跟普通注射器類同,注射器管前端有與針頭相接的接頭1-1,活塞2由前端的襯墊3和導芯2-1構成;彈簧4圍在注射器管1內繞在導芯2-1外;手持柄5為上下一槽一蓋,可以牢固地合在一起,內包有一端的彈簧4和一端的注射器管1。
所述的手持柄5可以有多種形狀,方便醫生操作即可。
根據醫生的操作習慣,自動測試注射器可以做成不同的規格。
在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測試注射器,由醫生在硬膜外穿刺時抽好適量的生理鹽水或藥物,與穿刺針連接即可使用,穿刺過程中,當穿刺針經過黃韌帶進入硬膜外腔時,醫生會有落空感,而自動測試注射器內的活塞會因為阻力突然消失而自動前行,使生理鹽水也進入硬膜外腔,而且又沒有腦脊液或血液流出,證明穿刺針進入硬膜外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測試注射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給醫生的硬膜外穿刺過程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減少了醫生繁瑣的操作,也減少了硬膜外穿刺的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允許醫生雙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刺深度,更加提高了硬膜外穿刺術的成功,也降低了病人的危險系數。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改變,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時,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國勝,未經王國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97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