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量化輸液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8961.9 | 申請日: | 200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71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建友 |
| 主分類號: | A61M5/168 | 分類號: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19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量化 輸液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用的輸液器,具體說是一種輸液流量量化、且不易受病人靜脈管壁曲直粗細影響的輸液器。
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用的輸液器是非量化輸液器,這種輸液器中間有滴管,滴管內有滴管內管與空氣,藥液由滴管內管滴入滴管內,醫務人員通過數滴管內空氣中藥液每分鐘滴數,來作為判斷與調節輸液流量的依據,由于各種輸液器滴管大小與光潔度不同,加上輸液滴數受外界影響大及輸液速度加快時藥滴會漸漸變小,這種用每分鐘滴數來計算轉化為每分鐘毫升數不準確,且在數滴數時,需要一個過程,影響了操作,這種輸液器藥液流量不能通過計量檢測,它不能量化,另外這種輸液器滴管內空氣操作時需要倒置排氣,麻煩,并且一旦不小心,空氣會通過皮條進入病人靜脈,形成空氣栓塞,對病人有害,另一方面這種輸液器下部需要有膠管,依靠膠管的回彈力,來觀察靜脈血液回流情況,由于膠管回彈力差,不易控制,這種靜脈血液回流方式判斷輸液器針管是否刺準病人靜脈,效果差,還有,這種輸液器前端的針管為單孔針管,當單孔針管刺入靜脈的方向與病人靜脈走向不平行時,單孔針管前端的針孔就可能被阻或部分被阻,這會影響輸液器內藥液的流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輸液器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輸液流量可量化、不需倒置排氣、不形成空氣拴塞、能有效判斷輸液器針管是否刺準靜脈、輸液器針管針孔被阻、內藥液流速仍不受影響的量化輸液器。
為達到這些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由雙孔靜脈輸液針、量化器、插瓶皮管組成,雙孔靜脈輸液針包括雙孔針管、針座與皮條,雙孔針管前部有前孔與后孔,前孔為一斜孔,類同于目前靜脈輸液針上的斜孔,后孔位于前孔另一側的后部,后孔由針管管壁內凹,為一側孔,雙孔針管前端尖,雙孔針管刺入靜脈,當刺入方向與靜脈走向不平行,出現前孔被阻時,藥流可從側孔出來,輸液流速仍不受影響,雙孔針管與針座連接,針座套連在皮條內,皮條的另一端有座孔,座孔接在量化器的斜度管上;量化器包括斜度管、刻度管、隔離圈、鋼桿、密封圈、內桿,斜度管內有斜度內腔,斜度內腔外口小、內口大,斜度管與刻度管連接,刻度管透明,刻度管上有刻度與相應的流量讀數,刻度管的另一端有隔離圈,隔離圈能將刻度管內外空氣隔離開來,刻度管內有內桿,內桿前有鋼桿,鋼桿起著調節輸液流速的作用,鋼桿前移,靠近斜度內腔外口時,鋼桿與斜度內腔之間間隙小,藥液通過此間隙時流速也小,反之鋼桿后移,鋼桿與斜度內腔之間間隙大,藥液通過時流速也大,鋼桿與內桿連接處外側有內桿內口,內桿內口外有密封圈,密封圈在刻度管內推滑,一方面能將密封圈前后藥液與空氣隔開,另一方面,由于密封圈在刻度管內推滑時,鋼桿在斜度管內移動,密封圈推滑至相應刻度時,即密封圈前面與刻度管上的相應刻度線對齊時,鋼桿與斜度內腔之間的間隙被確定,當輸液瓶掛在標準高度的位置時,藥液通過此間隙的流量固定,其流量讀數便是刻度標出的流量讀數,這一讀數準確,量化,它可通過計量部門的檢測,內桿由隔離圈內向隔離圈外延伸,在隔離圈外部的內桿上有過濾器,過濾器能過濾通過的藥液,過濾器外形有利于手按壓,內桿外端與插瓶皮管的皮管連接,此皮管可折疊,皮管折疊后,皮管內藥液斷流,此時將內桿外拉,可觀察到靜脈血回流,這便能判斷針管是否刺準病人靜脈,由于此種外拉力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而它較為有效;插瓶皮管包括插瓶針與皮管,兩者連于一體,插瓶針的通液管道由皮管內腔、內桿過濾器、內桿內腔,經內桿內口、刻度管內腔、斜度管內腔、皮條內腔與雙孔針管內腔接通,插瓶針插入輸液瓶時藥液從插瓶針通液管道流入,由雙孔針管的雙孔流出,能直接將管內空氣排盡,不需倒置排氣,不形成空氣栓塞。
與目前的輸液器相比,它用雙孔靜脈輸液針、量化器、插瓶皮管來取代原來的單孔靜脈輸液針、膠管、輸液調節器、滴管、插瓶皮管,使得輸液流速量化,不需倒置排氣,不形成空氣栓塞,能有效判斷針管是否刺準靜脈,能在針管前孔受阻的情況下,仍保持輸液器暢通,輸液流速不受影響。
附圖說明??圖1產品結構圖
圖中:1、雙孔針管2、針座3、皮條4、前孔5、后孔6、斜度管7、刻度管8、隔離圈9、鋼桿10、密封圈11、內桿12、內桿內口13、過濾器14、皮管15、插瓶針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由雙孔靜脈輸液針、量化器、插瓶皮管組成,雙孔靜脈輸液針包括雙孔針管1、針座2、皮條3,雙孔針管1前部有前孔4與后孔5,前孔4為一斜孔,類同目前靜脈輸液針前的斜孔,后孔5為一側孔,位于前孔4的另一側后面,后孔5由雙孔針管1管壁內凹,雙孔針管1前端尖,雙孔針管1與針座2連接,皮條3一端套連于針座2上,另一端有座孔,座孔套接在量化器的斜度管6上,量化器包括斜度管6、刻度管7、隔離圈8、鋼桿9、密封圈10、內桿11,斜度管6內有斜度內腔,斜度內腔外口小、內口大,斜度內腔內游離著鋼桿9,斜度內腔與鋼桿之間的間隙大小決定著輸液速度的快慢,斜度管6與刻度管7連接,刻度管7透明,刻度管7上有刻度與相應的流量讀數,刻度管7內腔大小均勻,刻度管7的另一端有隔離圈8,隔離著刻度管內外,刻度管7內有內桿11,內桿11前有鋼桿9,鋼桿9前端游離在斜度管6的斜度內腔內,后端與內桿11連接,鋼桿9與內桿11的連接處外側有內桿內口12,內桿內口12外部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軟,拉推內桿11時,密封圈10會隨內桿11在刻度管7內推滑,密封圈10能有效將刻度管7內腔隔開前后兩部分,內桿11由隔離圈8內向隔離圈8外延伸,隔離圈8外部的內桿11上有過濾器13,手按在過濾器13上推拉內桿11,方便,內桿11的外端與插瓶皮管的皮管14連接,插瓶皮管包括皮管14與插瓶針15,皮管14與插瓶針15連于一體,插瓶針15內通液管道,由皮管14內腔、內桿過濾器13、內桿11內腔、內桿內口12、刻度管7內腔、斜度管6內腔、皮條3內腔與雙孔針管1內腔接通,使用時輸液瓶固定于標準高度的位置,量化器上的內桿推拉圈13與病人平臥時身體平齊,將內桿11外拉,輸液瓶內藥液流下,至雙孔針管1的針尖時,內桿11向量化器內推,使藥液不流動,將雙孔針管刺入病人靜脈,前孔4與后孔5同時進入靜脈,折疊內桿11上端的皮管14,同時,內桿11外拉,觀察靜脈血回流情況,判斷針管已刺準病人靜脈時,將密封圈10前面與刻度管7的相應刻度線對齊,密封圈10固定在相應讀數上,松開手指,即可進行輸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建友,未經王建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896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高速渦輪牙鉆手機機頭殼
- 下一篇:一種安全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