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氣動工具馬達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8069.0 | 申請日: | 2008-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50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邱清盈;姚振農;馮培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1C1/344 | 分類號: | F01C1/3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氣動工具 馬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動工具的馬達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改進的氣動工具馬達裝置。
背景技術
氣動工具馬達裝置是將高壓空氣的氣壓能轉變成機械能的裝置,是氣動工具的驅動部件,通常是由高壓空氣推動氣缸內的葉片轉子實現回轉運動,廣泛用于風扳、分披、風磨以及風鉆等氣動工具中。
目前的氣動工具馬達裝置中,高壓空氣進入氣缸后需進行分流,部分氣壓能用于推出葉片,使葉片頂住氣缸內壁并將氣缸分成數個容氣區,部分氣壓能在上述容氣區中形成壓力差驅動轉子。如在專利CN03247050.9、CN99236661.5中都采用這種結構使葉片頂住氣缸內壁。由于用于推出葉片的氣壓能并不轉化為所需的機械能,使氣壓能存在損耗。此外空氣分流須在前后缸蓋上開設溝槽,增加了缸蓋加工復雜度。
高壓空氣一般從氣動工具下部手柄部位接入,沿氣路在后缸蓋處轉折90度后從氣缸端部進入氣缸內腔,如專利CN03800037.7、CN200610005848.9。這種結構使得空氣通道過于曲折,不利于氣體流動,降低了功率。專利CN01812892.0提供了一種具有相對直接空氣通道的氣動馬達,該氣缸下部帶有一空氣入口與輸入空氣通道連通以便穿過馬達,提供一實質上沿直徑方向的空氣流。但側壁進入氣缸的高壓空氣有一部分仍需通過氣缸壁中的氣路分流到氣缸兩端,并沿著前后缸蓋上的溝槽將葉片從轉子開槽中吹出頂住氣缸內壁,這又使得氣缸內壁氣路變得復雜曲折,且氣缸加工難度增加。此外單個進氣孔在氣缸中部進氣不利于葉片均勻受力,影響其輸出功率。
在氣缸的密封性上,目前主要是在氣缸兩端和前后缸蓋之間加裝耐磨墊片來實現。如專利CN200510078182.5在前缸蓋與氣缸之間,及后缸蓋與氣缸之間分別裝設有一鋼材的耐磨墊片,以此來減小磨損、防止漏氣。但實際上最易產生漏氣的部位是在轉子中心軸和缸蓋的中心孔之間。因為為了減小轉子旋轉時軸與缸蓋中心孔的摩擦,其間必然會預留一定的間隙,但是間隙的存在使得氣缸內的部分高壓空氣易從間隙中流失,使氣壓降低并影響輸出功率,并且流失的高壓氣流會破壞軸承中的潤滑油膜,使軸承摩擦加大、壽命縮短。這些缺陷較大地影響了氣動馬達的性能和功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氣動工具馬達裝置,通過提高壓縮空氣氣壓能的有效利用率、減少空氣通道曲折度、提高氣缸內腔密封性,使氣動馬達的輸出功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開有兩個主排氣孔的氣缸和轉子,呈偏心圓孔的氣缸內腔中裝有轉子,轉子徑向等分開有六個槽,每個槽內均裝有葉片,氣缸兩端通過前缸蓋和后缸蓋密封,缸蓋上設有軸承支撐轉子旋轉;每個葉片底部在靠近開槽底部的端面上設有圓柱形兩個小凸臺,轉子槽底面上設有兩個小盲孔,彈簧一端插入小盲孔中,另一端套住小凸臺,在氣缸主排氣孔下端側面上對稱開有兩個氣孔。
所述氣缸內腔下端內壁上對稱設有兩個弧形氣流導引槽,分別與對應側的氣孔連通,所述弧形氣流導引槽一端與對稱軸線夾角為20~30度,其跨度為80~90度。
所述轉子兩端的軸頸部位增設了密封圈,嵌于前后缸蓋密封圈開槽中。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彈性勢能從轉子開槽中推出葉片,使得進入氣缸的高壓空氣無需再分流,而是全都作用在推動葉片轉子旋轉上,氣壓能利用率得到了提高。此外這一改進也省去了現有前后缸蓋上的溝槽。
(2)將進氣孔開設在氣缸側壁上以及配合弧形氣流導引槽,使高壓空氣直接沖擊在葉片上,大大減小了氣路通道的曲折度,便于氣體流動減小了阻力,提高功率。
(3)在轉子兩端的軸頸部位,由于密封圈的存在,大大減少了高壓空氣從預留間隙中流失,保證了內部氣壓,并且保護軸承中的潤滑油膜免受泄漏高壓氣流的破壞。
總之,結合這三方面的優點,改進后馬達裝置的輸出功率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氣缸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配圖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
圖5是圖3的C-C剖視圖。
圖中:1、氣缸,2、轉子,3、葉片,4、彈簧,5、定位銷,6、前缸蓋,7、后缸蓋,8、軸承,9、密封圈,10、,11、氣孔,12、弧形氣流導引槽,13、主排氣孔,14、氣缸內腔,15、氣孔,16、定位孔,21、小盲孔,31、小凸臺,61、定位孔,71、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80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床墊耐久性試驗機
- 下一篇:一種真空自循環液體冷卻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1C 旋轉活塞式或擺動活塞式機器或發動機
F01C1-00 旋轉活塞式機器或發動機
F01C1-02 .弧形嚙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具有相同數量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嚙合式,即具有與齒輪傳運動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嚙合
F01C1-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嚙合式,即與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組中的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點,或具有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所包含的特點且配合元件間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