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帶及采用該光纖帶的光纜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7374.8 | 申請日: | 2008-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89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沈群華;龔利芬;沈宇杰;龔方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群華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54江蘇省常熟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采用 光纜 | ||
1.一種光纖帶,它主要是由若干根光導纖維和粘結材料構成的,光導纖維位于粘結材料中,粘結材料整體包覆光導纖維,相鄰的光導纖維之間由粘結材料隔開,粘結材料為一個整體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光纖帶的橫截面呈扇形或缺頂角的扇形,所述光導纖維通過相互平行地沿形成扇形頂角的兩邊的方向縱向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導纖維,其數量為2~24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導纖維,其橫截面為圓形且其直徑為240μm~265μm;任意2根光導纖維的中心距離最小值為該兩根光導纖維直徑之和的一半加上2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導纖維上的任一點到由扇形頂角的邊所形成的任一平面的垂直距離的最小值為2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導纖維上的任一點到由扇形的弧(103)所形成的曲面的最小距離為2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的頂角,其范圍為15°~18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材料是本色的或有顏色的熱固化樹脂或者是本色的或有顏色的紫外固化樹脂的一種。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帶的光纜,其特征在于它至少由:所述的光纖帶、帶有若干骨架槽(3)的骨架(4)、位于骨架(4)中心且與骨架(4)一體成型的加強件(5)、位于加強件(5)外的金屬或非金屬保護層(6)及位于保護層(6)外部的護套層(7)組成;所述的光纖帶嵌入在對應的骨架槽(3)中;所述的骨架槽(3)的橫截面為扇形或缺頂角的扇形;所述的骨架槽(3)中可放置至少一根光纖帶。
9.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帶的光纜,其特征在于它至少由:若干根所述的光纖帶、位于所述的光纖帶外的金屬或非金屬保護管(9)、對稱地分布于保護管橫截面中心點兩側,且位于保護管外側的一對加強件(5)、以及將上述所有元件包圍住的護套層(7)組成;所述的光纖帶至少為2根;從光纜的橫截面來看,所述的光纖帶的頂角與所述保護管(9)的中心重合,光纖帶之間間隔角度相等且各光纖帶沿比保護管(9)略小的圓周方向呈均勻分布,所述光纖帶的圓弧部分與保護管(9)之內壁之間有間隙。
10.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帶的光纜,其特征在于它至少由:圍繞金屬或非金屬中心加強件(5)絞合的若干根光單元(8)以及將上述所有元件包圍住的護套層(7)組成;所述的光單元(8)是由若干根所述的光纖帶、位于所述的光纖帶外的金屬或非金屬保護管(9)組成的;所述的光纖帶位于保護管(9)中央,且若干根光纖帶依次拼接呈近似圓形分布,所述光纖帶的圓弧部分與保護管(9)之內壁之間有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群華,未經沈群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737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中頻電爐的串聯逆變電路
- 下一篇:智能型防火漏電監控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