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探針研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35794.2 | 申請日: | 200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182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福珊;詹進在;黃志遠;楊錦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16 | 分類號: | B24B1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長龍 |
| 地址: | 215217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探針 研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探針研磨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可利用驅動裝置來升降探針座的探針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具有省電、無幅射、體積小、低耗電量、平面直角、高解析度、畫質穩定等多項優勢的液晶顯示器,為原先處獨占地位的傳統映像管屏幕(簡稱CRT)帶來了莫大的沖擊,尤其是現今各式信息產品如:手機、筆記型計算機、數字相機、PDA、液晶屏幕等產品越來越普及,亦使得液晶顯示器(LCD)的需求量大大提升。
液晶顯示器主要由一液晶顯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組(Backlight?module)所組成。其中液晶顯示面板是由一彩色濾光片基板(Color?filtersubstrate)、一薄膜晶體管數組基板(TFT?array?substrate)以及配置于此兩基板之間的液晶層所構成,而背光模組是用以提供此液晶顯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以使液晶顯示器達到顯示的效果。由此可知,「液晶顯示面板」的優劣,直接影響了整個顯示器的質量。因此,面板制造質量的優劣,自然占有決定性的地位。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過程,通常是在一大型基板上,同時形成多個尺寸相同的面板。每個面板中具有多條垂直的源極線,與多條水平的柵極線,且源極線以與門極線的交點,乃構成了液晶顯示面板的圖素數組。當面板形成后,必須先對面板逐一進行檢測,以了解所制造出來的面板其功能是否正常。
目前,業界最普遍使用的面板檢測方法,乃是利用與面板相同尺寸的一探針組(Probe?unit)。探針組具有復數個探針座(Block),而復數根用以檢測的探針便是裝設于該探針座中。其中,探針座的位置可經由設計使其對應于該些源極線的復數個源極墊以與門極線的復數個柵極墊,再藉由探針與面板的源極墊以與門極墊的接觸,檢測個別的源極墊或門極墊是否導通,便可得知每一源極線以與門極線是否正常運作。在檢測完成后,才會進一步切割為個別的面板。
請參閱圖1A,為公知探針座1的側視剖面示意圖。此探針座1主要具有一電路板11,以及復數根與電路板11連接的探針12。其中,復數根探針12均分別具有一與電路板11固接的連接端121,以及一用于與面板的源極墊或門極墊做接觸的接觸端122。
當進行面板測試時,探針座1上的每一接觸端122必須與其欲接觸面板上的電極墊相互對應。同時,每一根探針12的接觸端(即針尖)122到電路板11的垂直距離T皆須具有一致性,以使每一根探針12都能準確且平均地與面板上的每一個電極墊做電性接觸,而進行不同的電性準位、參數或功能等種種測試,并得到精確且具有參考價值的測試結果。
為使探針座1在進行測試之前,每一根探針12的接觸端122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平坦度,且其到電路板11的垂直距離T都相同,故必須對探針12的接觸端122進行研磨,使探針座1上的每一個接觸端122均位于同一個平面上。
請參考圖一B,其繪示一公知探針研磨方法。一般來說,以往探針研磨作業大多由操作人員手持一探針座1,將探針座1上的各個接觸端122接觸研磨片2(此處為砂紙)以進行研磨。由于各個探針12是呈細針狀,且探針座1上皆設有為數眾多的探針12,故操作人員在一一研磨其接觸端122時,必須相當謹慎以使每一接觸端122達同一平面,十分耗時且勞心費力。
然而,手工研磨探針12的方法,并無法使各接觸端122皆以相同的角度被研磨。再者,操作人員亦無法精準地控制其研磨的力道。因此,對于探針12的接觸端122而言,其每一刻所承受的研磨力量以及研磨角度等均有所不同,進而導致探針12的接觸端122不能呈同一平面,如圖一C所示。更甚者,探針12也可能會因為操作人員施力的不當致使發生歪折。
倘若探針12的接觸端122不呈一水平面,亦即探針座1具有探針參差不齊的問題時,便有可能會在面板檢測的過程中產生假情報,例如:柵極斷路(Gate?open)、源極斷路(Source?open)、源極線短路(Source?line?short)或門極線短路(Gate?line?short)等,而影響了整顆探針座1的測試精確度,亦或造成了探針座1的損壞而無法再于后續測試作業中使用等狀況。此時,工廠必須買一顆新的探針座1來替換,反而增加了整體耗材成本。
因而,在國內面板產業發展蒸蒸日上,面板測試作業的精準度日益受到重視的同時,如何快速又精準地研磨探針座上的復數根探針,以準確地測量出面板的各項功能以及電性參數,并控管面板的制造質量,已然成為目前各相關領域的設計者亟思發展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57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