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路防堵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34433.6 | 申請日: | 2008-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906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品椿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創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24 | 分類號: | F16L5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博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安紀平;張 昱 |
| 地址: | 215001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路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板件清洗裝置的管路防堵元件。
背景技術
一般的印刷電路板、LCD面板、太陽能面板、...等電子或光電用板件在制造過程中必須在預定的位置鉆設用來安裝電子元件的洞孔,此些洞孔包括有貫通孔、盲導孔等,鉆孔后的板件必須再經過處理及清洗過程以將孔內的粉塵或化學品清除。
由于現今的所述板件厚度愈來愈小,加上電子元件的體積也因為日益精密而縮小化,因此鉆設在板件上以用來組裝電子組件的洞孔也十分細小。
傳統上用來處理清洗板件的清洗裝置,包括有「噴灑」與「涌流」兩種方式;采用噴灑清洗的目的,是利用加壓后的清洗液噴入非貫通的盲導孔內,利用壓力將盲導孔內的粉塵或化學品沖出。所謂的「涌流」則是將清洗液以低壓力的方式涌出,使得板件在通過涌流區時,能讓清洗液進入貫通孔內清洗孔壁。
對板件清洗過后的清洗液雖然都經過回收過濾后再循環利用,但是往往會有過濾不完全的問題,致使含有雜質的清洗液進入涌流管或噴灑管內后,容易在涌流出口或噴灑口造成堵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目前板件清洗機中的涌流管或噴灑管,容易受到清洗液中所含雜質堵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之特征,系提供一種可以被安裝在板件清洗機之涌流管或噴灑管進液口的管路防堵元件,使清洗液在進入涌流管之噴灑管之前先過濾雜質,避免雜質進入涌流管或噴灑管造成出口堵塞;當該防者元件附著了雜質而需要清洗時,亦可方便地取出清理。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之管路防堵元件,其技術手段系具有一周壁為環形且軸向延伸一長度的頭部,該頭部的第一端為進液端,相對的第二端為出液端,所述出液端的側壁端緣連接有復數分別軸向延伸一長度的肋條,且該些肋條的端部共同連接一片體,所述片體的外徑表面設有復數個突出的定位片,該些肋條所構成的環周輪廓覆設有濾網。此一防堵元件可以被塞入涌流管或噴灑管的進液口,使清洗液進入該管時,得以利用該防堵元件的濾網將清洗液中的雜質過濾,待雜質累積到一程度時,則可以手指直接將防堵元件從涌流管或噴灑管取出。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系在所述防堵元件的頭部側壁第一端的端緣形成有倒角凸緣,而涌流管或噴灑管的進液口內緣亦形成有對應的倒角內緣,使得防堵元件被塞入涌流管或噴灑管時,得以藉由該倒角凸緣與倒角內緣對應密合,以防止清洗液滲漏。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手段,在于該些肋條的外側邊均由該頭部往該片體逐漸傾斜而下,使得該些肋條的外徑共同構成一錐度,藉以使該防堵元件容易被塞入涌流管或噴灑管的進液口。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技術手段,系在所述肋條的內側之間共同連接至少一環片,藉以提高該些肋條的強度而避免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技術手段,系在所述片體設置一具有一凹部的尾帽,且該凹部軸向朝向該頭部的第二端,所述復數肋條的一端則連接于該尾帽的周邊,使得各肋條之間構成可供清洗液流動的空間,同時,利用該尾帽的凹部承接雜質,待積存至一定程度時再將該防堵元件取出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顯示本創作防堵元件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顯示本創作防堵元件與涌流管組合關系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顯示本創作防堵元件與噴灑管組合關系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顯示本創作防堵元件組合于涌流管或噴灑管內的結構的平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后能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創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創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44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