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耙鋤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3264.4 | 申請日: | 200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482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俊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俊林 |
| 主分類號: | A01B1/14 | 分類號: | A01B1/1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永紅 |
| 地址: | 0644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耙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農用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耙鋤。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農民在耕作鋤草時使用的仍是傳統鋤具。這種鋤具地旱時不易入土或是入土極淺,不能徹底除掉雜草根部;地澇時鋤板又極易沾土,使用起來及其不便。而且農民鋤地和耙地需要同時攜帶鋤頭和耙子,體積、重量大,攜帶及使用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鋤具笨重,鋤地、耙地需分別進行,工具繁多,攜帶、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一鋤兩用的耙鋤。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耙鋤,包括鋤褲和耙齒,所述耙齒的尾部上翹,且為錐形結構;所述鋤褲與耙齒底面角度為60°~75°;所述耙齒大端直徑為0.5~1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適合用于各種土質,不同作物、不同時期耕作時耙齒既能作為鋤頭使用,也能作為耙使用,耕作者在勞作時,只攜帶一個耙鋤就能完成工作,減少了攜帶工具的數量,減輕了勞作者的工作強度;這種鋤具強度高,不易斷裂,結構簡單,既能鋤地又能耙地,小巧輕便,使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耙齒1,固定梁2,鋤褲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2,本實施例中,該耙鋤由耙齒1,固定梁2和鋤褲3組成,所述耙齒1的尾部尖端稍稍上翹,為錐形結構。所述鋤褲3焊接在固定梁2的中間部位,且鋤褲3與耙齒1底面水平斷的角度為60°。
該耙鋤由五個耙齒1構成,各耙齒1均勻焊接在固定梁2上,齒間距為4cm,耙齒1的大端直徑為1cm,耙齒1長度為15cm。
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在制作耙鋤時,其耙齒1的直徑可制成0.5cm和0.8cm,一般女性耕作者或鋤較軟的地時,使用的耙鋤直徑為0.5cm左右;相反則直徑制成1cm左右。其齒間距根據耙齒1直徑的變化調節。
耙齒1硬且尖,既可作為耙使用,也可作為鋤頭使用能將地下的地膜等雜物勾出,減少土地的白色污染。這樣耕作者在勞作時,只攜帶一個耙鋤就能完成工作,減少了攜帶工具的數量,減輕了勞作者的工作強度。
鋤褲3的頂端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制作成直桿或帶弧度的圓弧桿。且耙齒1和固定梁2均用耐磨鋼材制成,重量輕,強度大,使用起來輕便、省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俊林,未經馬俊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32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