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點膠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33159.0 | 申請日: | 200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566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邦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方位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5/02 | 分類號: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點膠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點膠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電子產業的封裝加工中利用點膠閥進行涂膠組件的應用已經相當普及,傳統的點膠閥結構,如圖1所示,是通過一針筒100結合一上蓋101,上蓋101具有一活塞102及一氣孔接頭103,利用活塞102將針筒100密封住,再由氣孔接頭103灌注氣壓,將針筒100內的膠液推擠注膠,但是,此種結構常造成膠液粘滯沉淀,并無法使膠液均勻混合,順暢注膠,有鑒于此,如何將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的技術困難點所在;因此,本案創作人基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設計的經驗,有感于上述傳統用品的不便,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試作改良,終于可以摒除現有點膠閥結構的諸多缺點,成功研發完成本案,并使本實用新型得以誕生,以增進功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點膠攪拌裝置,尤指一種利用致動器帶動攪拌葉片旋轉,使注膠體均勻混合,進一步提高注膠精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致動器結合一墊片設置于固定座上,再與一攪拌套頭通過O型環結合,其中,固定座一側結合一氣壓接頭,中心穿設一攪拌連軸器,攪拌連軸器與一攪拌葉片連接,將攪拌套頭的另一端套設復數個O型環后,蓋合針筒上端密封,使攪拌葉片恰置于針筒內,針筒下端結合一針頭,使用時,致動器連續使攪拌葉片旋轉,讓注膠體充分均勻混合,避免膠液粘滯沉淀,經氣壓接頭灌注氣壓推擠注膠體,達到提高注膠精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膠液粘滯沉淀,使注膠精度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點膠閥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致動器;2-墊片;3-固定座;4-攪拌套頭;5-氣壓接頭;6-攪拌連軸器;7-攪拌葉片;8-針筒;9-針頭;10、20-O型環;100-針筒;101-上蓋;102-活塞;103-氣孔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點膠攪拌裝置包括:一致動器1結合一墊片2設置于固定座3上,再與一攪拌套頭4通過O型環10結合,其中,固定座3一側結合一氣壓接頭5,中心穿設一攪拌連軸器6,攪拌連軸器6與一攪拌葉片7連接,將攪拌套頭4的另一端套設復數個O型環20后,蓋合針筒8上端密封,使攪拌葉片7恰置于針筒8內,針筒8下端結合一針頭9。
請參閱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點膠攪拌裝置應用范圍包括LED業、LCD、COB、CIS?Coating、汽機車引擎、車燈Packing等的各種工件自動化作業的點/涂膠加工,又注膠體包括:LED熒光粉膠、銀膠、A.B膠、UV膠、Silicon、EPOXY、COB黑膠、導電膠、散熱鋁膏、瞬間膠等等,使用時,致動器1連續使攪拌葉片旋轉,讓注膠體充分均勻混合,避免膠液粘滯沉淀,經氣壓接頭5灌注氣壓推擠注膠體,達到注膠精度提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術結構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的功效,且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不易考慮到的,再者,本實用新型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的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新型專利的申請要件,依法提出新型申請。
以上說明對本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以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方位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全方位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31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