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扇的改良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31207.2 | 申請日: | 2008-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07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蔡惠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惠玲 |
| 主分類號: | F04D29/34 | 分類號: | F04D29/34;F04D29/38;F04D25/0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特別涉及一種風扇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高科技產品的不斷演變、進步、日新月異,許多電子、電氣產品實用功效越來越進步、功能也越來越多,相對的電子、電氣產品內部的電子零件、電氣設備等,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在運作時所散出的熱能也越來越多,必需利用更多的風扇來加速散熱作用;例如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雙核心(雙CPU)式電腦的主機,其散發的熱能也更多、更強,因此必須在主機上裝設更多的風扇,以輔助主機進行散熱,避免熱能囤積在主機內部,但裝設越多散熱用的風扇,線路布局也隨之更加復雜化,同時用電量也越多,排散的熱能越多、主機外部的熱氣也向周圍擴散,造成周邊環境的溫度變化也越大,容易使主機周邊的使用者感受到熱氣的侵略。
而目前用在電子、電氣產品上,進行輔助散熱用的風扇A(請參閱圖6所示),其扇葉A1由中心輪轂A2往外呈平直狀的延伸,使扇葉A1外側呈現平直邊,所產生的風力、風量也有限,當然散熱的功能也有限,若需要更大的散熱作用時,就必須設置更多的風扇A,才可以達到散熱的功能,在空間的設置、線路布局時,也會產生更多的不便與麻煩,在實際使用時仍存在諸多的缺點,如:
(1)風扇A的送風或吸風功能已固定,無法直接增強,若需更大風量時,必須增設多組風扇A,也造成組裝上的不便、成本的提高等問題發生。
(2)風扇A的平直狀扇葉A1,旋轉送風時容易因風切而產生噪音,導致風扇A送風狀態不理想、散熱作用較差。
因此,如何解決現有風扇在散熱時,其風力、風量不足、無法增強的問題,即為從事此行業的相關技術人員所要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送風理想、散熱作用較好的風扇的改良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的改良結構,是在輪轂中央具有轉軸,且外側環繞設有連接部,而連接部則可為復數呈放射線狀且向外斜向延伸呈后傾式的扇葉,或為環繞設有復數個支臂,并在各支臂外側連設有環體,則可在連接部以呈對稱式的向外延伸復數個扇葉,并在對稱中心線的復數扇葉外側再分別連設有復數個較大面積且對稱式的弧形翼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通過風扇由輪轂外側以連接部增設的弧狀翼片,在風扇旋轉時擴大空氣、風力導流、降低噪音,以達到增強風扇的風量、風力強度的目的。
2、風扇在利用連接部設置弧形翼片后,裝置在風扇罩中,而可設置在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等需要散熱的位置,以輔助快速排散熱能、并有效降低因風阻所產生的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風扇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風扇使用狀態立體外觀圖;
圖6為現有風扇的立體分解圖。
附圖標記說明:1-風扇;11-輪轂;111-轉軸;12-連接部;121-扇葉;122-支臂;123-環體;2-弧形翼片;3-風扇罩;31-容置空間;32-通風口;33-送風口;A-風扇;A1-扇葉;A2-中心輪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風扇的立體外觀圖、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1包括輪轂11、連接部12及復數個弧形翼片2,其中:
所述風扇1的輪轂11在中心位置設有轉軸111,且外側則環設有連接部12。
所述復數個弧形翼片2是均呈圓弧形狀。
上述構件在組裝時,在風扇1輪轂11外側環設的連接部12,供復數個弧形翼片2連接固設,而供弧形翼片2以平均對稱輪轂11的方式連設在連接部12外側,且利用復數弧形翼片2以較大面積的弧面,產生良好的導流作用,加速空氣、風力的流動、并可降低旋轉時風阻產生的噪音,以增加風扇1的風量、風力,提升散熱、冷卻的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惠玲,未經蔡惠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312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