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面翻孔立體網格鉛帶在審
| 申請號: | 200820127109.1 | 申請日: | 2008-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31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新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新峰 |
| 主分類號: | H01M4/73 | 分類號: | H01M4/73;H01M4/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面 立體 網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造鉛酸蓄電池極板骨架的新型材料,具體種雙面翻孔立體網格鉛帶,是一種生產鉛酸蓄電池極板骨架的關鍵材料。
背景技術
極板骨架即是電池活性物質的載體,同時也是輸送電流的集流體,傳統的鉛酸電池極板骨架都是由合金鉛塊經高溫熔化、澆鑄而成,其形狀為平面方孔呈柵格狀,即通稱為“柵板”,膏狀活性物質只能涂覆于板柵的表面,該生產工藝勞動強度大,活性物質與骨架的結合強度差,從而造成了電池內阻高、活性物質利用率低,從而影響了電池的循環壽命等性能;另外,合金鉛塊的熔煉及板柵澆鑄工藝所產生的大量鉛蒸汽是鉛酸電池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雙面翻孔立體網格鉛帶,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生產勞動強度大,活性物質利用率低,電池循環壽命差,鉛溶液蒸汽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金屬帶本體和設在該本體上的翻邊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帶本體為鉛帶本體,所述的翻邊孔為無落料穿孔,各個翻邊孔呈均勻間隔排列,相鄰的或相鄰行的該翻邊孔的周邊分別向所述的鉛帶本體的兩面突起,該突起的頂端呈立體網格狀。
所述的翻邊孔的形狀包括矩形、圓形、菱形或三角形幾何狀。
所述的翻邊孔突起的周面為錐形,穿孔的余料向周邊展開翻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采用無落料穿孔工藝,冷軋合金鉛帶表面翻邊孔呈立體網格狀,其翻起的孔邊料不僅形成了良好的導電通道,還大大增加了極板物質的包容量和結合強度,提高了活性物質的利用率和鉛酸電池的循環壽命。
2.雙面翻孔立體網絡鉛帶孔形為矩形、圓形、三角形、菱形等幾何狀,可呈多種形式排布,其孔徑為3~12mm,且可根據工藝要求作任意調整,提高了極板的導電性和電池的高倍率放電循環壽命等性能。
3.雙面翻孔立體網格鉛帶適用于鉛酸電池極板拉漿工藝,改善了勞動條件,實現了自動化生產,降低了電池的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3—5倍。
4.雙面翻孔立體網絡鉛帶可替代傳統的熔鉛式澆鑄板柵,消除了熔鉛蒸汽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矩形翻邊孔隔行分別向兩面突出的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相鄰的矩形翻邊孔分別向兩面突出的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相鄰的圓形翻邊孔分別向兩面突出的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菱形翻邊孔隔行分別向兩面突出的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翻邊孔的剖視圖(圖2的A-A或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包括鉛帶本體1和設在該本體1上的分別向兩面突出的翻邊孔2和3。所述的翻邊孔采用無落料穿孔方法制成,翻邊孔2和3呈均勻間隔排列,相鄰的或相鄰行的該翻邊孔的周邊分別向所述的鉛帶本體的兩面突起,該突起的頂端呈立體網格狀。本實用新型的鉛帶本體1使用的原材料是冷軋合金鉛帶,是由相關廠家按照電池工藝的要求,冶煉成不同比例、元素的合金鉛塊,并軋制成規定厚度的鉛帶。
所述的翻邊孔2和3的孔型可為矩形(如圖1和圖2所示)、圓形(如圖3所示)、三角形(未圖示)、菱形(如4所示)或其它幾何狀,翻邊孔2和3的孔徑尺寸一般在3~12mm,其孔密度可根據工藝要求調整,翻邊孔2和3可呈多種形式排布,可采用圖1~圖4的排列方式或其它方式,以適應各種鉛酸蓄電池極板生產的需要。
參見圖5,所述的翻邊孔2和3突起的周面為錐形,穿孔的余料向周邊展開翻起,該毛刺可以在成孔過程中自然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的翻邊孔結構,可以便于用雙輪對滾無落料穿孔方法成孔,穿孔設備科根據雙輪對滾的原理,利用無落料穿孔技術,其穿孔機構有上下模具組成,模具的外形為圓柱狀,通常稱之為穿孔輪,在穿孔輪的外周面制成突起齒形和凹槽狀;工作時,兩穿孔輪相嚙合且相對轉動,冷軋合金鉛帶的一端沿其切線方向通過一組或多組穿孔輪的嚙合間隙,從而完成穿孔工序,經雙向穿刺、翻孔后,孔部邊緣余料各自翻向對面,使冷軋合金鉛帶表面呈立體網絡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新峰,未經高新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71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