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27008.4 | 申請日: | 2008-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75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魯生;謝理;鄭樹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礦咨信礦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 寧;張華輝 |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礦 庫干灘 自動化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礦庫干灘的監測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實現了干灘數據的采集實時化、網絡化和自動化的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礦山企業,沉積灘是水力沖積尾礦形成的沉積體表層,常指露出水面部分;灘長是指由灘頂至水邊線的水平距離;而最小干灘長度是設計洪水位時的干灘長度。
請參閱圖1所示,圖1是礦山企業的沉積灘及其干灘長度的示意圖。
灘頂3是沉積灘面與堆積壩外坡的交線,為沉積灘的最高點;庫水位1與沉積灘4的邊界線是水邊線2,“灘長”是指由灘頂3至水邊線2的水平距離;上述的“灘長”就是指干灘長度。
干灘長度是關系到生產的重要參數,多個灘長度過長,會造成回水能力不足,而影響生產的水質。干灘長度過短,則造成調洪能力的不足,或可能造成浸潤線提前從壩坡出露的隱患,從而影響壩體的安全和防洪防汛指標的確定。
現在普遍采用的干灘監測方式是利用經緯儀、全站儀等傳統的測量設備人工進行測量工作,首先測量尾礦庫區水位和干灘面交接處的水邊線坐標,然后再測出干灘面和壩體交接處坐標,通過手工計算得出干灘長度,然后同尾礦安全生產規范對表看是否可以滿足生產需要,具體方式描述如下:
請參閱圖2所示,是現有的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設現狀的庫水位為Hs,先在沉積灘上用皮尺量出灘頂測量點A1至干灘特征點A1的長度Lg,再測出灘頂測量點A1至水邊線的長度Ls,如果Ls>Lg,即認為安全灘長滿足設計要求。否則,認為安全灘長不滿足設計要求。
如上所述,目前礦山企業尾礦庫干灘數據的采集方法,是人工利用儀器到尾礦現場測量干灘長度的方式進行,這種數據采集方法的缺點為:效率低,工作量大,采集數據精度容易出現人為誤差,數據采集周期長,無法得到實時數據,不能真實反應實時的干灘狀態,特別是在霧天、雷雨季節等惡劣條件下更需要了解干灘情況時,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進行相關測量工作,因此,對尾礦庫的安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此外,在干灘坡比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測量干灘長度的數據,也還不能完整地反映尾礦庫的安全狀況。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在設備配置、測量方法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存在的問題,相關單位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尾礦庫干灘監測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利用測量干灘高程數據的方式取代傳統測量干灘長度的方式,實時得出干灘是否滿足生產的判斷,從而更加適于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尾礦庫內干灘數據的采集實時化、網絡化、自動化,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當干灘數據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時,發出預警信息,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尾礦庫干灘自動化監測系統,是在尾礦庫干灘上設置多個剖面,每個剖面設兩個監測點,其中第一監測點設置在靠近壩體的干灘灘頂處,第二監測點則對應地設置在從壩體向庫區水位方向按國家標準規定的距離位置;在上述監測點處設置干灘高程監測儀,測量該監測點的高灘高程數據,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傳送至現場采集室內的數據采集設備;上述數據采集設備所匯集的高灘高程數據,通過光纜傳送至控制中心內的計算機中,計算機內的專用軟件根據每一個剖面的灘頂和灘內兩處高程數據,解算庫區的安全高差和調洪高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礦咨信礦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礦咨信礦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70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永磁式旋轉角加速度傳感器
- 下一篇:有機熱載體爐尾部配用供熱載體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