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風吸塵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20126912.3 | 申請日: | 2008-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33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壽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怡凱電器(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16 | 分類號: | A47L9/16;A47L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 地址: | 215128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風 吸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風吸塵器,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緊湊、體積 較小的旋風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旋風吸塵器本體中都設置有旋風分離裝置和抽吸裝置,旋 風分離裝置包括帶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的旋風分離器,旋風分離器 中設有灰塵收集室,抽吸裝置用于抽吸氣流,使其進入旋風分離器中 進行氣固分離,之后干凈的氣體在抽吸裝置的抽吸作用下排出釋放到 大氣中。現(xiàn)有吸塵器中的抽吸裝置均位于旋風分離裝置的腔體外部。 一般而言,抽吸裝置位于旋風分離裝置的上方或是下方,該技術特征 在公開號為CN1434688A、申請人為LG電子株式會社的專利文獻中有 所揭示。圖1為上述專利文獻中所涉及的多級旋風真空吸塵器的內(nèi)部 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吸塵器A的本體中包括旋風分離裝置100 和抽吸裝置200,且該抽吸裝置200設置在旋風分離裝置100的下方, 通過抽吸裝置200的抽吸工作,帶有灰塵等顆粒的氣流經(jīng)過空氣入口 切向的進入旋風分離裝置100,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氣灰分離,將帶有 灰塵等顆粒的雜質(zhì)滯留在旋風分離裝置100的灰塵收集室中,干凈的 空氣在抽吸裝置200的抽吸作用下釋放到大氣中,達到清潔的目的。
這類灰塵分離效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與旋風分離裝置100中旋 風分離器內(nèi)腔的長度有關。所以,為保證旋風分離效果,就需要旋風 分離器的內(nèi)腔達到一定的長度,由于抽吸裝置200也要占用一定的軸 向空間,所以,就目前的旋風吸塵器而言,基于其抽吸裝置與旋風分 離裝置的上述位置關系,使得旋風吸塵器體積較大,用戶的使用和產(chǎn) 品造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 一種旋風吸塵器,在保證旋風灰塵分離效果的同時,使得旋風吸塵器 結構緊湊、體積較小,為用戶使用和產(chǎn)品造型都提供了很大方便。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旋風吸塵器,包括吸塵器主體,該主體內(nèi)設有旋風分離裝置 和抽吸裝置,旋風分離裝置包括由側(cè)壁和底板圍設而成的腔體,該旋 風分離裝置設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氣流進入所述的腔體之后,沿 腔體內(nèi)壁旋流,形成旋風分離氣流并進行氣固分離,分離后的氣流由 空氣出口進入抽吸裝置,所述的抽吸裝置的機體至少部分地插入旋風 分離氣流的內(nèi)部。
根據(jù)吸塵器結構的不同設置需要,所述的抽吸裝置的機體至少部 分與旋風分離裝置的腔體共腔。為了方便吸塵器傾倒污物雜質(zhì),抽吸 裝置的機體外部還可以設置獨立的殼體,該殼體將其與旋風分離裝置 的腔體相對隔離開。
為了使吸塵器的布局更加合理,所述的抽吸裝置與旋風分離裝置 可以采用同軸設置。
為了保證吸塵器的吸塵效果,所述的吸塵器本體內(nèi)還設有中心過 濾器,該中心過濾器與旋風分離裝置串聯(lián)設置。
同樣出于結構設計角度考慮,所述的中心過濾器與旋風分離裝置 也可以采用同軸設置。
另外,根據(jù)造型需要,所述的抽吸裝置可以設置在旋風分離裝置 的上端或下端。
通常情況下,為了確保更好的吸塵效果,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可 以采用多級旋風分離裝置,由初級旋風分離器和次級旋風分離器串聯(lián) 設置而成。次級旋風分離器為多個,且彼此并聯(lián)設置。次級旋風分離 器可以設置在初級旋風分離器的上方或下方,且該次級旋風分離器至 少部分地被圍設在旋風分離裝置的腔體中。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將抽吸裝置 的機體至少部分地插入旋風氣流的內(nèi)部,從而使抽吸裝置的部分或者 全部被嵌設在旋風分離裝置腔體內(nèi)的旋風氣流中,在旋風分離裝置內(nèi) 腔的旋風氣流軸向長度不變的前提下,使得整機占用的空間相應地減 少,即在保證旋風灰塵分離效果的同時,旋風吸塵器的體積相應的減 小,方便了用戶的使用、同時也給產(chǎn)品造型提供了更多的設計空間。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 說明。
說明書附圖
圖1為現(xiàn)有吸塵器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吸塵器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吸塵器主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吸塵器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吸塵器主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吸塵器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怡凱電器(蘇州)有限公司,未經(jīng)泰怡凱電器(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6912.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