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光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26715.1 | 申請日: | 2008-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28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章曾煦;吳紅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亞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3/04;F21V29/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朝玉 |
| 地址: | 中國香港九龍尖沙咀***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LED為光源的光管。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照明技術中,使用發光二極管照明的光管已經逐漸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相比于傳統的熒光燈,它具有能耗低、無頻閃、壽命長、無污染的優點,代表了綠色照明的發展方向。但是現有的LED光管,特別是大功率的LED光管,因為在工作時LED燈以及電源等會產生較多的熱量,使光管的溫度很高,對LED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散熱良好的LED光管。
本實用新型的LED光管包含電源、燈體和燈體兩端的燈座,所述燈體內設置有LED燈板,LED燈板上裝有多個LED燈,特別是所述燈體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的透光罩和由金屬制成的散熱座兩部分組成,所述散熱座設置有散熱片,所述LED燈板的底面緊貼散熱座的頂面,LED燈板與散熱座之間涂有導熱膠,所述電源為設置在燈體外部的電源適配器,所述電源適配器有導線或導電柱穿過燈體并與燈體內的LED燈電連接。
將LED燈板的底面緊貼散熱座的頂面,LED燈板與散熱座之間涂有導熱膠,可以最大限度的將LED燈產生的熱量通過與LED燈板緊貼的散熱座散發出去。
所述散熱座設置有散熱片,這樣可以改善散熱的效果。
所述電源為設置在燈體外部的電源適配器,所述電源適配器有導線或導電柱穿過燈體并與燈體內的LED燈電連接。所述電源適配器包含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部的電路板,所述殼體利用絕緣膠密封。將電源設置在燈體外部,可以使電源所產生的熱量不會積聚在燈體內部,因此可以降低燈體內的溫度。
所述散熱座外側設置有凹部,所述電源適配器設置在燈體的凹部處,這樣電源適配器與光管的燈體就結合為一個整體,方便光管的安裝。
所述透光罩與散熱座之間利用卡槽固定,使得透光罩與散熱座之間安裝方便,并且也利于光管日后維修時的拆卸。所述卡槽可以設置在透光罩或散熱座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LED光管通過采用設置散熱座以及將電源部分設置在燈體外部等措施,有效減少光管內部的發熱,降低了整個光管工作時的溫度,延長了LED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大功率LED光管包含電源1、燈體2和燈體2兩端的燈座3,所述燈體2內設置有LED燈板4,LED燈板4上裝有多個LED燈5,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2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的透光罩6和由金屬制成的散熱座7兩部分組成,所述散熱座7設置有散熱片71,所述LED燈板4的底面緊貼散熱座7的頂面,LED燈板4與散熱座7之間涂有導熱膠8,所述電源1為設置在燈體2外部的電源適配器,所述電源適配器有導線或導電柱穿過燈體2并與燈體2內的LED燈5電連接。所述電源適配器包含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部的電路板,所述殼體利用絕緣膠密封。
LED燈板4與散熱座7之間涂有導熱膠8,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將LED燈5產生的熱量通過與LED燈板4緊貼的散熱座7散發出去。
所述散熱座7設置有散熱片71,這樣可以改善散熱的效果。
將電源1設置在燈體2的外部,可以使電源1所產生的熱量不會積聚在燈體2內部,因此可以降低燈體2內的溫度。
所述散熱座7外側設置有凹部73,所述電源適配器設置在散熱座7的凹部73處。這樣電源適配器與光管的燈體2就結合為一個整體,方便光管的安裝。
所述透光罩6與散熱座7之間利用設置在散熱座兩側的卡槽72固定,所述散熱座7的側邊設置有卡槽72,所述透光罩6的側邊設置有向內彎折的折邊61,使得透光罩6與散熱座7之間安裝方便,并且也利于光管日后維修時的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LED光管通過采用設置散熱座以及將電源部分設置在燈體外部等措施,有效減少光管內部的發熱,降低了整個光管工作時的溫度,延長了LED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亞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萬亞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67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