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上向流過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6482.5 | 申請日: | 2008-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39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歡;劉曉紅;邊廣義;盛新一;王莉;楊小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4/26 | 分類號: | B01D24/26;C02F1/28;C02F1/50;C02F1/52;C02F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云貴 |
| 地址: | 014010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上向流過濾裝置。該上向流過濾裝置可應用于凈環水旁濾、軟水制備及除鹽水處理預處理、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廢水處理、濁環水過濾等領域。
背景技術
給排水處理技術中,過濾技術始終處于一個重要位置上,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過濾設備大體分為兩大類,即自上向下流動的重力式過濾設備和自下向上流動的上向流式過濾設備。
自上向下流動的重力式過濾設備在下層濾料截留懸浮物顆粒作用遠未得到發揮時,就需要停止過濾并進行反沖洗了,造成過濾周期短,濾速低,水頭損失大的問題。
而自下向上流動的上向流式過濾設備的特點在于淤泥等可以因重力沉積在濾池底部,同時適于截留大量的絮凝顆粒。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上向流過濾裝置存在下述缺陷,即在原水水質不穩定并造成過濾水質受到影響的情況下,不能進行靈活、簡單、方便的調節,以保證出水水質。而如果采用組合型過濾設備,又造成占地面積大、結構復雜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所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上向流過濾裝置。可以通過簡單的結構進行靈活、方便的調節,提高出水水質。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向流過濾裝置包括濾池和回流水系統。所述濾池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原水區、過濾區和濾后水儲存區;所述原水區設置有原水進水口;所述過濾區設置有濾料層及位于濾料層上方的濾板和濾帽;所述濾后水儲存區設置有濾后水導出口;所述回流水系統包括用于將濾后水回流至所述原水區的回流水管和設置在回流水管中的回流水調節裝置。所述回流水系統中設置有投加化學藥劑、粉末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種的裝置。
由于在過濾設備上設置了回流水管,可以把部分濾后水進行回流并進行再過濾,因此,可以重復絮凝過濾,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及藻類等物質,抗負荷沖擊能力強。而在回流水中添加化學藥劑,可以及時通過調節回流水的水量和投放化學藥劑的劑量來及時、簡便地完成殺菌、滅藻、消毒、絮凝及PH調節的工作。同時,由于回流水的流速高,化學藥劑可以進行充分混合。在回流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可以加強濾料的吸附作用,提高出水水質。這樣,所有殺菌、滅藻、消毒、絮凝及PH調節和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工作就均可通過調節回流水來完成,使得設備結構更加簡單,控制更加方便、靈活。在反沖洗過程中使用的反洗水來自濾后水儲存區。這樣,在反沖洗時,就可以依靠濾后水自身的重力來進行自上而下沖洗,不需要使用反沖洗泵。
更佳地,化學藥劑投加于回流水泵的吸水側的回流水管,可進一步通過回流水泵的高速旋轉使得藥劑混合更加均勻。
更佳地,粉末活性炭投加于回流水泵的出水側的回流水管,隨著濾前水的流動,粉末活性炭均勻的附著于聚苯乙烯濾珠的表面上。
綜上,該上向流過濾裝置實現了絮凝、吸附、飄浮過濾一體化,具備結構簡單可靠、投資小、占地少、操作管理簡便、出水水質有保證、反洗不消耗電能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向流過濾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向流過濾裝置的反沖洗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向流過濾裝置的示意圖。
圖1中的上向流過濾裝置包括濾池1和用于回流部分濾后水的回流水系統2。原水10通過進水管,經由濾池1的進水口進入濾池1的原水區11。濾池1中放置有濾料層12及用于防止濾料層12跑料的濾板15和濾帽16。水流向上流經過該濾料層12、濾板15和濾帽16后進入濾后水儲存池13。濾池1中設置的濾料層12采用可飄浮的、比重比水輕的聚苯乙烯濾料,這樣,當上向流過濾時,濾料上浮而不會引起濾層松動,從而能夠更好地截留大量的絮凝顆粒;并且,反沖洗時下向流的水流使濾料分散,因而能夠徹底地將過濾設備沖洗干凈。
進入濾后水儲存池13的濾后水從濾池1上部溢流堰通過濾后水導出口,經濾后水導出管流出。
原水中的沉降物沉積在沉渣區14。
設置回流水管21,用于回流部分濾后水3。在該回流水管21中設置有回流水泵22。通過該回流水泵22將部分濾出水3作為循環過濾水回流到濾池內與原水混合,實現循環過濾。這樣,可充分發揮截留于濾料層12內的絮體的吸附特性,更好地控制濾后水的水質,適用于處理污染程度較高的原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64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冷軋復合生產線軋機入口復合帶材展平裝置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陰道擴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