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裝式淤泥吊裝桶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4159.4 | 申請日: | 2008-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058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22 | 分類號: | E02D5/22;E02F5/00;E02F5/20;E02F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102488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淤泥 吊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盛裝淤泥的桶,尤指一種自裝式淤泥吊裝桶。
背景技術
在施工過程中,常會碰到開鑿的孔樁中突現淤泥的情況。例如,當孔樁恰巧位于一溶蝕裂隙旁時,若遇到降水,則雨水便會經地表深入地下,匯聚于該地下溶蝕內,使原本為軟塑狀的紅粘土被水浸泡而變為流塑狀,若該孔樁底部又遇巖石爆破施工,靠近裂隙一側的巖石便會被揭穿,則淤泥便從上而下大量涌出,致使孔樁中涌出大量淤泥。
目前,清理淤泥的方法不外乎兩種:一種為人工清淤,另一種為吊裝桶清淤。人工清淤方法一般采用常規方法,即在孔底搭設鋼管架,以小桶清淤,但是這種方法的效率太低,一天充其量只能清出100多桶,而每桶只有0.022m3,頭一天清下去的淤泥,第二天又會漲起來,如此反復,清淤結果很不理想。而吊裝桶方法一般是采用汽油桶吊裝的方法,這種方法的速度比人工方法提高了一倍,但是效率仍然太低,清淤結果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工人在孔樁里面的活動空間十分有限,人工裝泥速度又慢。可見,采用這兩種方法的效率都太低,不能實現快速清淤,清淤所用時間很大程度上耽誤了整個施工工程的進度。
由此可見,設計出一種快速清淤、保證整體施工進度按時完成的技術方案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裝式淤泥吊裝桶,該吊裝桶不需人工裝淤,淤泥自動裝入桶中,實現了快速清淤的目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裝式淤泥吊裝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下敞口的桶體,該桶體下部的兩側壁上穿設有一橫軸,該橫軸穿過該桶體的截面圓的圓心,該橫軸上活動設有兩個半圓形的單向活動擋板,每個單向活動擋板的直線邊與該橫軸活動連接,該桶體內側壁上設有一圈呈圓環狀的環形擋板,該環形擋板用于使兩個單向活動擋板只能繞橫軸向上翻轉且因該環形擋板的阻擋而不能向下翻轉,兩個單向活動擋板被該環形擋板阻擋時,該單向活動擋板和該環形擋板使得該桶體的下部呈密閉狀態。
所述環形擋板的底部設有加勁肋。
每個所述單向活動擋板只能向上翻轉50至70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自裝式淤泥吊裝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整個裝淤過程不依賴人工,通過淤泥對吊裝桶產生的壓力作用而實現自動裝淤過程,清淤速度快,清淤效率極高,與人工清淤相比,其效率要高出10倍以上。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清理淤泥、流沙嚴重且淤泥、流沙具有一定深度的孔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兩個單向活動擋板處于分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兩個單向活動擋板安裝組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下落過程中的使用原理說明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上升過程中的使用原理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自裝式淤泥吊裝桶包括一上下敞口的桶體11,實際設計時,該桶體11的截面直徑要比孔樁的直徑略小,該桶體11下部的兩側壁上穿設有一橫軸13,該橫軸13穿過該桶體11的截面圓的圓心,該橫軸13上活動設有兩個半圓形的單向活動擋板12,每個單向活動擋板12的直線邊一側與該橫軸13活動連接。圖2和圖3示出了一種單向活動擋板12的形狀,如圖,單向活動擋板12的直線邊被設計成了齒狀,當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連接于橫軸13上時,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的齒互相交錯合并,使基本處于水平位置的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形成一個圓形。該桶體11內側壁上設有一圈呈圓環狀的環形擋板14(如圖4),該環形擋板14用于使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只能繞橫軸13向上翻轉,且因該環形擋板14的阻擋而該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不能向下翻轉。當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被該環形擋板14阻擋(也就是兩個單向活動擋板12的邊緣部分置于該環形擋板14上,如圖4)時,該單向活動擋板12和該環形擋板14使得該桶體11的下部呈密閉狀態。
如圖4,該環形擋板14的底部還可設有加勁肋15,以增強環形擋板14對單向活動擋板12的支撐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415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型通訊基站機房
- 下一篇:生物反應器用公快接及母快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