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伐根清理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3307.0 | 申請日: | 2008-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267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晉浩;葛安華;潘海兵;魏占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6 | 分類號: | A01G2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鄭立明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林地采伐作業用的機械,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林地中 采伐樹根的伐根清理機。
背景技術
在森林采伐剩余物中,伐根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且用途很廣,可用于 硫酸鹽紙漿生產、微生物工業和制造木塑料等。但由于伐根采掘相當困難, 除少量采用人力挖掘或推土機、挖掘機等挖掘外,大都任其留在采伐跡地上 自然腐朽。這樣不但浪費了資源,而且不利于人工或天然更新造林,降低了 林地利用率,并且易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為此,國內外都積極研制過伐 根清理機械。但現有伐根機械的共同特點是將根系一起拔出,要求機械設備 的功率大,對地表破壞十分嚴重,清理伐根的徑級小,且價格貴、效率低, 因此均未能得到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伐根清理機,該伐根清理機集銑切、扭 動、提拔功能于一體,并且經濟實用、工作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伐根清理機,該伐根清理機包括:
動力系統、底盤、液壓機械臂、伐根清理機械裝置、駕駛室和控制系 統;其中,動力系統、駕駛室和液壓機械臂均分布設置在底盤上,動力系統 通過傳動裝置驅動底盤上的車輪,伐根清理機械裝置設置在液壓機械臂前 端,液壓機械臂與伐根清理機械裝置的液壓控制部件均通過管線與設置在駕 駛室內的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液壓機械臂包括:連接臂組合、動臂、支撐座、連接臂油缸、連接 支撐架、動臂油缸和擺臂;其中,所述支撐座與所述底盤連接,所述動臂通 過連接支撐架與擺臂活動連接,動臂油缸一端固定在支撐座上,另一端連接 在動臂上,設置在動臂上的連接臂組合一端與固定在支撐座上的連接臂油缸 連接,另一端與擺臂活動連接。
所述動臂為平行設置的兩條,通過半圓形的連接支撐架與擺臂活動連 接。
所述伐根清理機械裝置包括:液壓馬達、箱體、主動齒輪、空心軸、齒 輪、切削筒、切削刀具、液壓油缸、伸縮裝置和伐根四爪夾緊裝置;其中, 所述液壓馬達固定設置在箱體上,液壓馬達輸出軸上設有主動齒輪,主動齒 輪與固定在空心軸上的齒輪嚙合,空心軸下端與切削筒連接,切削筒下端設 置切削刀具,液壓油缸空懸在空心軸內,液壓油缸下端為伸縮裝置,伸縮裝 置上端為外八角空心軸與內八角連接,下端焊接伐根四爪夾緊裝置。
所述切削筒下端的切削刀具為可拆卸。
所述伐根四爪夾緊裝置是由連桿座銷軸連接連桿,再連接另一連桿座, 同時連接抓手,固定在所述切削筒內側,切削筒內上壁與連桿間經彈簧連 接。
所述切削刀具是由具有左旋齒、右旋齒、限料齒的鋼板彎成圓環兩端焊 接在一起形成的刀具。
所述切削刀具的左旋齒、右旋齒和限料齒均采用刨旋齒齒形,該刨旋齒 齒形的頂端為圓弧形狀,依次排列為、限料齒、右旋齒、左旋齒組成的10~ 20組。
所述切削刀具的母材料為20號鋼,刃材為D3O7,堆焊的厚度為10mm~ 14mm,熱處理使刀刃處的硬度達到HRC55-58,精磨齒形,時效處理為2月~ 3月。
所述切削刀具的側刃后角為2°,水平刃后角為75°,側刃刃角為60°,水平 刃刃角為45°,側刃傾斜角為95°,水平刃傾斜角為30°。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 方式通過設置在可行駛底盤上的液壓機械臂與伐根清理機械裝置配合,通過 控制系統進行控制,以液壓驅動方式,實現對林地中的樹根進行清理,可完 成銑切、扭動、提拔等多種功能,保證經濟性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清理樹 根的工作效率。該伐根清理機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操作容易,效率高,與 人工挖掘相比可提高20~25倍,與推齒式、杠桿式等拔根機相比,功率可減 少一半,且對地表破壞小、避免了水土流失。如用拔根機每清理一個興安嶺 落葉松伐根,將會破壞地表10m2以上,用該機清理只可留下直徑700mm坑穴 并可直接植樹造林有很好的社會、生態環境效益。且該伐根清理機還可用于 城市改造、輸變電線路安裝、道路修建清除伐根,以及其它需要挖坑作業的場 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伐根清理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伐根清理機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33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