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催化去活制備配聚水源的反應罐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3088.6 | 申請日: | 2008-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32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韓冬;韋莉;伍家忠;林慶霞;羅文利;樊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8/00 | 分類號: | B01J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謝小延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 制備 水源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污水催化去活制備配聚水源的反應罐。
背景技術
近年來,油田聚合物驅技術已進入全面工業化階段,成為注水開發油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接替技術之一。在聚合物驅技術的實施過程中,如何保持注入溶液有足夠粘度是貫穿這項技術始終的核心問題,也是聚合物驅技術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保持聚合物注入液的粘度,我國大部分油田現行做法是采用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并且同時采用清水配注工藝。由于清水中對聚合物敏感的二價離子含量低,并且,不含其它有害成份等,因此,可以使聚合物溶液保持較高的溶液粘度,保證了聚合物驅技術的實施效果。然而,我國油田普遍清水水源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油田又都處于高含水期,大量的采出污水由于環保問題無法排放。油田外排污水是非常可觀的利用的資源,為了利用污水資源,多數油田也建立了污水處理站,但處理方式仍為簡單的殺菌、多極過濾等措施。經這種污水處理站處理過的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用于污水回注,但仍不能滿足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基本要求。采出污水中鐵、硫等還原態離子及細菌等嚴重影響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而油田現行的一些污水處理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水配制聚合物問題(丁延國等,《污水射流曝氣工藝技術在聚驅中的應用》,《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3,22(1):50~51。王寶江等,《清水配制污水稀釋聚合物溶液試驗研究》,《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1,20(2):86~88)。
因此,當前污水降粘問題已經嚴重地影響并限制了聚合物驅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進一步的發展。解決油田污水配制聚合物問題是聚合物驅技術發展的需要,是聚合物驅技術深化研究的內容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田采出污水催化去活制備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水源的催化反應罐。
本實用新型催化反應罐,由罐體、催化劑、迷宮體、支架和管線構成,進水口位于罐體頂部中心,由法蘭與進水管線連接,出水口位于罐壁上部,由法蘭與出水管線連接,進料口位于罐壁上部,出料口位于罐體底部,迷宮體位于罐內,成圓筒狀,上緣固定在罐體頂部,下緣開口位于罐內下部,罐內裝有催化劑,催化劑的高度位于罐體中上部,沒過迷宮體下緣,支架位于罐體外底部。
污水通過上進水口進入反應罐中,延迷宮體向下,繞過迷宮體后再向上,與催化劑充分接觸后從罐壁上部的出水口流出。迷宮體起到緩沖和延長反應時間的作用,使空氣中的氧作為氧化劑氧化污水中的溶解態或懸浮態的有機物或還原態的無機物及厭氧細菌等,達到去活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催化反應罐重點在于解決污水配聚粘度損失問題。處理后污水水質達到SY5329-94(《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指標及分析方法》)標準,設備運行平穩安全,操作簡單,管理方便,投資合理、經濟高效,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催化去活處理后污水配聚溶液粘度提高大于100%,污水配聚利用率達10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催化罐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催化罐俯視圖
其中:1、進水口??2、迷宮體??3、進料口??4、罐體??5、催化劑6、支架??7、出料口??8、出水管線??9、出水口??10、進水管線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所示,所述的催化反應罐,由罐體4、催化劑5、迷宮體2、支架6和管線構成,罐體4是一個兩頭為橢圓形分頭的圓筒形結構,進水口1位于罐體頂部中心,由法蘭與進水管線10連接,出水口9位于罐壁上部,由法蘭與出水管線8連接,進料口3位于罐壁上部,出料口7位于罐體底部,迷宮體2位于罐內,成圓筒狀,上緣固定在罐體頂部,下緣開口位于罐內下部,罐內裝有催化劑5,催化劑的高度位于罐體中上部,沒過迷宮體下緣,支架6位于罐體外底部。
其主要技術參數為(以50m3/h為例):
處理量:???????????????50m3/h
工作壓力:?????????????0.6MPa
設計流速:?????????????30m/h
罐徑:?????????????????φ1500mm
進、出口管徑:?????????DN100
外形尺寸(mm):?????????1500×1500×3350
設備重量:?????????????3500Kg
設備運行重量:?????????4250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30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