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動穿透式刀閘閥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2060.0 | 申請日: | 2008-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27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力諾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6 | 分類號: | F16K3/16;F16K31/122;F16K27/04;F16K4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穿透 閘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尤其是一種氣動穿透式刀閘閥。
背景技術
氣動刀閘閥是一種結構簡單,全開時流體阻力小,操用靈活,可實現自動控制,安裝維護方便,經濟耐用的閥門,和其它種類的閥門相比,刀閘閥的經濟實用優勢很明顯,因此在造紙等行業中應用非常廣泛。
氣動刀閘閥是作通斷用的一種閥門,目前所使用的刀閘閥底部在關閉過程中容易被固體介質堵塞而關閉不嚴,長期累積后會造成閥門無法正常關閉,動作失效,在氣缸推力作用下,整個閥門會被破壞,對系統運行造成影響,所以需要經常將閥門拆下后進行清理,維護工作量大,維修困難相應成本增加。在生產方面,因為閥體通道窄而長結構特點,使鑄造的毛坯合格率很低,給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易被介質堵塞,關閉嚴緊,維修容易,鑄件合格率高的氣動穿透式刀閘閥。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一種氣動穿透式刀閘閥,包括閥桿、閥體、閘板、汽缸、填料盒、密封座,閥桿一端與汽缸的輸出端聯動連接,另一端與閘板固定連接,閘板設置在閥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為兩半式焊接閥體,閥體內腔為穿透式,與閘板相適配,并構成氣動穿透式刀閘閥的通斷結構。
此項設置將閥體設置為兩半式焊接結構,并將閘板設置為穿透式閘板,所謂的穿透式閘板:閘板貫穿閥體,閥體內腔為穿透式。這樣的閘板避免了介質堵塞,即使有介質存在也不會影響閘板的正常開啟和關閉,由于閘板貫穿閥體中的通道,因此閘板關閉時,閘板上與通道對應的封閉面不會有明顯的縫隙,加強了密封性,而且在維修的時候不必把閥體打開,閘板可以直接抽出,維修非常方便,由于閥體是采用對稱設計的,因此在鑄造時只鑄造閥體的一半就夠了,解決了鑄造合格率低的問題,而且節省了鑄造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密封座設置在閘板的側面,所述的密封座為浮動套筒式結構,在密封座與閘板對應的一端設有O形圈。
此項設置中可以將密封結構設計成單向密封,也可設計成雙向密封,密封座設計成浮動套筒式結構,端部設有O形圈既起密封作用也當預緊力彈簧使用,閘板關閉時介質的壓力將閘板推向密封座,密封座端部的O形圈會限制密封座向后退讓,使密封座緊貼閘板,達到密封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該氣動穿透式刀閘閥的填料盒設置在閥體外。
此項設置將填料盒外置設置,這樣在添加密封介質的時候更加方便,更換密封介質的時候也更加同容易。
上述結構,閥體采用兩半式焊接結構,并把閘板設置成穿透式的,這樣的設置閘板關閉時,不受介質影響,加強了密封性,而且在維修時閘板可以直接抽出,維修非常方便,在鑄造時只鑄造閥體的一半就夠了,解決了鑄造合格率低的問題,而且節省了鑄造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圖3可知,一種氣動穿透式刀閘閥,包括閥桿2、閥體3、閘板4、汽缸1、填料盒5、密封座6,閥桿2一端與汽缸1的輸出端聯動連接,另一端與閘板4固定連接,閘板4設置在閥體3內,所述的閥體3為兩半式焊接閥體,閥體3內腔為穿透式,與閘板4相適配,并構成氣動穿透式刀閘閥的通斷結構,所述的填料盒5設置在閥體3上。
參考圖2可知在閘板4的兩側都設有密封結構,密封座6的一端設有O形圈7,另一端設有密封座蓋8,密封座6設計成浮動套筒式結構,端部設有O形圈7既起密封作用也當預緊力彈簧使用,閘板4關閉時介質的壓力將閘板4推向密封座6,密封座6端部的O形圈7會限制密封座6向后退讓,使密封座6緊貼閘板,達到密封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密封結構可以設計成單向密封,也可設計成雙向密封,本實施例中是采用雙向密封的結構,這是因為雙向密封的適用性更廣,密封效果更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力諾閥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力諾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20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