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21227.1 | 申請日: | 2008-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249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曹國路;顧建明;潘法炯;丁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虞專用風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66 | 分類號: | F04D29/66;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順富 |
| 地址: | 312300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流 式防喘振 地鐵 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機,更具體說是一種軸流式的防喘振地鐵風機,屬于風機與通風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軌道交通的發展趨勢,各大中城市的地鐵越來越多,各種鐵路、公路隧道越來越長,越來越多的軸流風機在地鐵、鐵路、公路隧道的通風系統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由于隧道內的通風管路錯綜復雜,當管路和消聲器堵塞,或者因車輛行駛造成的活塞風效應而引起的瞬間阻力增大時,風機的風量急劇下降。現有普通的軸流式地鐵風機的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風機將發生失速、喘振、振動加劇甚至損壞風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擬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可靠的避免喘振現象發生的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滿足風機在特殊工作環境下不發生喘振現象的要求。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它包括殼體,在殼體內電機和葉輪,所述葉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葉輪頂端對應的殼體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凹陷的防喘振環。
所述葉輪頂端對應的殼體的內壁上的防喘振環的數量是一個或一個以上。所述防喘振環的截面形狀是正方形或長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
作為改進,所述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的進風處還設有導風口,所述導風口包括外筒體和內筒體,所述外筒體與殼體連接,所述內筒體通過軸向的連接片與外筒體連接,所述外筒體、內筒體和連接片所構成的空間形成了風機進風口上的前置防喘振環。
本實用新型的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所述的葉輪頂端的頂置防喘振環由整體結構金加工而成,是風機外殼的一部分,不僅抑制了葉輪進口渦流的發展還保證了風機的有效徑向間隙,對軸向氣流具有密封作用,提高了風機的效率。在改進方案中,所述的風機進風口上又設置了前置防喘振環,阻止風機葉片根部氣流的回流,實現了兩次防喘振環的處理,不僅避免了風機喘振現象的發生,還提高了風機的效率。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新穎,可獨立用于單向風機。對于正、反轉可逆風機,由于頂置防喘振環為前后對稱的,所以只要在葉輪的進出口各安裝一個前置防喘振環即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單向風機的整體結構半剖視圖;
圖2是圖1A-A向剖視圖。
圖中:1-殼體,2-電機,3-葉輪,4-防喘振環,5-導風口,6-外筒體,7-內筒體,8-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包括殼體1,在殼體1內電機2和葉輪3,所述葉輪3與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上述結構與普通的軸流風機沒有區別,因此不再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最大的特點是在所述葉輪3頂端對應的殼體1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凹陷的防喘振環4。本實施例的防喘振環4的數量是三個,當然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是一個或二個或三個以上。所述防喘振環4的截面形狀是正方形或長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本實施例以正方形為例。
參見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流式防喘振地鐵風機的改進方案,在它的進風處還設有導風口5,所述導風口5包括外筒體6和內筒體7,所述外筒體6與殼體1連接,所述內筒體7通過軸向的連接片8與外筒體6連接。一般情況下連接片8為多個,連接片8可垂直于外筒體6和內筒體7的切面方向,也可與外筒體6和內筒體7的切面成一角度,如60度、45度等。所述外筒體6、內筒體7和連接片8所構成的空間形成了風機進風口上的前置防喘振環。
對于正、反轉可逆風機,由于頂置防喘振環為前后對稱的,所以只要在葉輪的進出口各安裝一個如前一段落介紹的前置防喘振環即可。為節約篇幅,省略附圖。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兩次防喘振環的處理,不僅避免了風機喘振現象的發生,還提高了風機的效率,特別適用于地鐵、鐵路、公路隧道中的軸流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虞專用風機有限公司,未經上虞專用風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12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