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的床墊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20079.1 | 申請日: | 2008-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705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慶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慶軍;陳偉 |
| 主分類號: | A47C23/04 | 分類號: | A47C23/04;A47C23/0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6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床墊 結構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床墊結構。
(二)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床上用品的質量與功能也受到重視,而床墊是床上用品的靈魂。目前國內的床墊研發應用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國內現有床墊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平面彈簧結構:該結構單純用鋼絲編織成塔形彈簧制成床墊彈性材料,再外包以海綿制成整塊床墊,睡眠時感覺很有彈性,這種床墊為一體式彈簧結構,相鄰彈簧彼此受牽制性強,從而影響產品的整體使用效果。
布袋彈簧結構:由縱向布置的彈性單元通過包裝袋連接組成,相鄰包裝袋通過一個連接點定位(如圖1所示),這種結構的床墊僅僅通過一個連接點定位,彼此又過于獨立,互相影響度過低,也同樣影響產品的整體使用效果。
另外,由于布袋彈簧結構的彈性單元連接點4位于同一直線上,與人體曲線結構不吻合,由于人在彈簧結構制成的床墊上睡眠時會出現三個較大的受力部位,即頭部、臂部、足跟部,而其他的腰部和腿部略凹部位則因缺乏力的承托而處在內緊張的狀態。由于其軟硬度全部一致,因此人在睡眠時調整姿勢時缺乏變化,整體上不能符合健康睡眠的要求。
(三)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床墊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相鄰彈性單元通過兩組連接點定位的床墊結構,這種彈性單元在受到人體壓力時,相鄰彈性單元既不會彼此獨立,也不會完全受牽制,彼此之間屬半牽連狀態,從而有效地分散人體的身體壓力,提高產品的整體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此處內容與權書內容一致)
一種新型的床墊結構,包括彼此獨立的縱向布置的彈性單元,所述彈性單元上外包有包裝袋,所述彈性單元分別通過各自包裝袋水平相連,所述連接點沿床長度方向的連線與人體自然脊椎形態一致;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分別通過兩個連接點定位,兩組連接點的連線平行布置。
所述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通過膠粘連接。
頭部、臂部、足跟部對應的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的膠粘度大于其他部位的包裝袋的膠粘度。
所述彈性單元為下列結構之一:①筒狀彈簧組合;②椰棕組合;③乳膠組合;④海綿組合;⑤記憶棉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彈性單元分別通過各自包裝袋水平相連,所述連接點沿床長度方向的連線與人體自然脊椎形態一致,且,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分別通過兩個連接點定位,兩組連接點的連線平行布置,相鄰彈性單元通過兩組連接點定位,彼此牽連度適中,既有效分散了人體的身體壓力,同時又滿足了產品的整體使用效果;2、所述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通過膠粘連接,膠粘度根據人體結構調整,滿足人體不同部位的受力需求,使用者睡眠姿勢產生的壓力都會得到有效分散,達到人體舒適壓強,重要受力部位壓強低于30mmHg,達到健康睡眠的效果;3、彈性單元的包裝袋連線與人體自然脊椎形態一致,使人睡眠時體形出現自然曲線,給使用者一個安穩及舒適的睡眠環境,是一種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的床墊結構。床墊產生的形變與使用者身體自然脊椎形態保持一致,達到最佳睡眠效果。
(四)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彈性單元的連接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彈性單元的連接側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參照附圖2,一種新型的床墊結構,包括彼此獨立的縱向布置的彈性單元1,所述彈性單元上外包有包裝袋2,所述彈性單元分別通過各自包裝袋水平相連,所述連接點沿床長度方向的連線與人體自然脊椎形態一致;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分別通過兩個連接點3定位,兩組連接點的連線平行布置。所述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通過膠粘連接。頭部、臂部、足跟部對應的相鄰彈性單元的包裝袋的膠粘度大于其他部位的包裝袋的膠粘度(強調的實質是膠粘度不一致,但是,具體指的是哪些部分粘度大不確定)。所述彈性單元為筒狀彈簧。
實施例二:
所示彈性單元為記憶棉組合,其他同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通過兩組連接點定位,且連接點的連線與人體自然曲線吻合,使成人在床上有一種類似被愛人擁抱的感覺,給使用者一個安穩及舒適的環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慶軍;陳偉,未經趙慶軍;陳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200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