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多聲道音源格式判讀功能的數字解碼盒與耳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19198.5 | 申請日: | 2008-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018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宗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固昌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S7/00 | 分類號: | H04S7/00;H04R5/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曉剛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多聲道 音源 格式 判讀 功能 數字 解碼 耳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數字多聲道耳機解碼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多聲道數字立體音場耳機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娛樂也逐漸趨向數字化。舉例來說,數字影音光盤(Digital?Versatile?Disc,一般簡稱為DVD)播放機已是一般家庭中常見的影像播放裝置。且由于DVD播放機基本上已具有杜比數字(Dolby?Digital)或數字劇院系統(Digital?Theater?System,一般簡稱為DTS)的解碼功能,因此可對數字信號進行解碼,并輸出模擬信號至多聲道擴大機而使5.1聲道喇叭系統發聲。
若要擁有較高品質的數字影音娛樂生活,多聲道擴大機及喇叭是不可或缺的配備,而5.1聲道的喇叭即為最基礎的多聲道喇叭。
一般具有5.1聲道擴大機及喇叭的家庭劇院在DVD播放機播放影音的同時,擴大機會分別將不同的聲音信號放大輸出至前置主聲道的左喇叭與右喇叭、中央聲道(Center)喇叭、環繞聲道(Surround?or?Rear)的左喇叭與右喇叭、以及重低音喇叭(Sub?Woofer),使其產生三度空間音效,令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然而,在不適合利用喇叭播放聲音的情況下(例如是會妨礙到其他人做事),就必須使用耳機來聆聽了。一般的耳機僅在左右兩邊各配設一個喇叭,因此使用者并無法享受DVD播放機所輸出的多聲道音效。為此,傳統提出一種內部具有多個喇叭的耳機,分別在左右兩邊配設了前置主聲道喇叭、中央聲道喇叭、環繞聲道喇叭以及重低音喇叭,可用于連接到多聲道的音源。但是,目前對于提供音源信號給多聲道耳機的放大器并不會對不同格式的數字音源信號進行檢測而做不同的解碼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數字解碼盒,適用于連接到一多聲道耳機,此數字解碼盒包括一數字信號處理器、一多聲道數字模擬轉換器、一多聲道耳機放大器、一輸入格式檢測裝置、一延遲裝置以及一重低音/前置喇叭選擇切換裝置。此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以接收一數字音源信號,并進行解碼處理后輸出一解碼信號。多聲道數字模擬轉換器連接到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以接收解碼信號,而轉為一模擬信號。多聲道耳機放大器連接到多聲道數字模擬轉換器,用以接收模擬信號,并據以放大后,輸出一前置聲道信號(含左、右)、一環繞聲道信號(含左、右)、一中央聲道信號及一重低音信號。輸入格式檢測裝置連接到多聲道數字模擬轉換器,用以檢測解碼信號的實際輸出聲道數目,并據以輸出一控制信號,執行耳機工作模式切換。重低音/前置喇叭選擇切換裝置連接到輸入格式檢測裝置與延遲裝置,用以接收延遲裝置所輸出的前置聲道信號及來自6聲道耳機放大器的重低音信號,并根據控制信號而據以切換前置聲道及重低音信號,當僅前置聲道有輸出而環繞聲道及重低音聲道均無輸出時,重低音/前置喇叭選擇切換裝置立即切斷重低音輸出并將左右前置聲道分別合并輸出至左右重低音喇叭,以強化立體聲聆聽效果。延遲裝置用以接收所有聲道信號,并且進行延遲處理后輸出至耳機,以防止開機時的沖擊聲對耳膜造成傷害。
上述的數字解碼盒,還包括一自動輸入選擇器,用以接收兩個不同來源的音源,而選擇其中的一音源,作為音源信號并傳送給數字信號處理器。
不同的音源由光纖線路或同軸線路傳來,而自動輸入選擇器對于來自光纖線路傳來的音源比來自同軸線路傳來的音源更優先處理。
上述的數字解碼盒中,數字信號處理器可解碼具有Dolby?Digital?5.1、Dolby?Digital?2.0、Dolby?Pro?Logic、LPCM(立體聲)或DTS格式的編碼信號。
上述的數字解碼盒,還包括顯示裝置,用以顯示數字解碼盒的工作模式信息。這些工作模式信息包括數字解碼盒的解碼格式及不同聲道的音量設定。
上述的數字解碼盒,其中還包括一控制面板,用以讓使用者輸入設定值而加以調整數字解碼盒的控制狀態。
上述的數字解碼盒,還包括一微控制器,控制數字信號處理器及多聲道數字模擬轉換器的工作模式。這些工作模式例如包括音量控制及數字信號處理器工作狀況監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固昌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固昌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91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