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整箱式移動鏜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14430.6 | 申請日: | 2008-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56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金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明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47/04;B23B4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436100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箱式 移動 鏜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鏜孔機,特別是涉及一種移動鏜孔機。
背景技術
在制造、維修船舶艉軸套管、掛舵臂、舵葉這些部件時,因為焊接變形必須進行現場鏜孔加工,這樣才能提高艉軸套管前后兩軸承位孔的同心度和軸線定位精度以及掛舵臂上下兩銅套位的同心度和軸線定位精度。另外,一些不便運輸、不能進入機加工車間進行機械加工的大型鋼構件上兩同心孔的現場加工也會需要移動式鏜孔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武昌船廠及浙江福建一帶的造船廠采用一種簡易鏜孔裝置,它的特點是部件是散裝的,到現場將各種部件搬進船倉內再組裝。它包括電機、傳動結構、蝸輪蝸桿一付、鏜桿、設置在鏜桿內的細長走刀絲桿、走刀盒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將鏜桿懸空和船體固定連接、蝸輪套裝在鏜桿一頭,蝸桿和電機傳動裝置安裝在船倉內,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帶動蝸桿,蝸桿帶動蝸輪和鏜桿旋轉,于是鏜桿內的走刀絲桿旋轉,走刀盒沿鏜桿方向軸向移動,以此來實現走刀盒上的切銷刀的轉動和軸向移動,達到切銷加工的目的。但是,這種鏜孔機的缺點是要多套長短大小不同的鏜桿才能滿足各種船型的鏜孔,成本大,各部件運到船上再組裝費時費工,加工周期長,加工精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移動鏜孔機組裝使用費時費工,加工精度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整箱式移動鏜孔機,它包括機箱,絲杠、鏜桿驅動機構,移動滑塊,若干導向柱,絲杠傳動機構和鏜桿伸縮機構。所述絲杠、鏜桿驅動機構分別包括兩個減速電機,分別固定在所述機箱相對的兩外側面上;所述移動滑塊,設置在機箱的內部,其上設有若干導向柱穿裝通孔、絲杠螺母安裝通孔和鏜桿軸承安裝通孔;所述若干導向柱,分別相互平行地穿裝在移動滑塊上的導向柱穿裝通孔內,導向柱的兩端分別與機箱固定連接;所述絲杠傳動機構,包括絲杠和絲杠螺母,所述絲杠螺母穿裝在移動滑塊上的螺母安裝孔內且與移動滑塊固定連接;所述絲杠與導向柱平行設置,絲杠旋裝在絲杠螺母內,絲杠的下端與機箱轉動連接,上端伸出機箱的上表面且與絲杠驅動機構中的減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鏜桿伸縮機構,包括空心轉軸、小旋轉軸、軸承、旋轉卡母和法蘭盤,所述軸承設置在移動滑塊上的軸承安裝通孔內;所述空心轉軸與導向柱平行設置,插裝在軸承內,空心轉軸的上端面與旋轉卡母固定連接;所述小旋轉軸插裝在旋轉卡母內且與旋轉卡母軸向滑動連接,小旋轉軸的上端伸出機箱上表面且與鏜桿驅動機構中的減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法蘭盤與空心轉軸的下端面固定連接。
所述小旋轉軸與旋轉卡母采用花鍵連接。
所述導向柱為兩根,對稱設置在絲杠與鏜桿旋轉中心連線的兩端。
所述傳動裝置分別包括兩個鏈輪和傳動鏈條,所述鏈輪分別與驅動機構中的減速電機和絲杠或小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傳動鏈條連接兩個鏈輪。
本實用新型,通過整箱體式移動鏜孔機的空心旋轉軸轉動和伸縮來推動鏜桿的轉動和軸向移動。采用整箱體形式有以下幾大優點:A一機多用,節約資金,節省投資,它既可以平行方向鏜孔,也可以垂直方向鏜孔;B、安裝方便,省時省工,不管是平行還是垂直方向鏜孔,主要機體部分都置于放在船倉外地面上,在船上固定完鏜桿后將機體在地面上與鏜桿對接就可開始工作;C、運轉平穩,加工精度高,因采用整箱體式結構,比簡易散裝各部件配合緊密,室外加工能達到室內鏜床一樣的效果。D、小旋轉軸穿過旋轉卡母深插入空心轉軸,因此使得本機小巧,輕便,能隨處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1-機箱,2-導向柱,3-絲杠,4、11-減速電機、5、7-鏈輪,6-傳動鏈條,8-絲杠螺母,9-旋轉卡母,10-移動滑塊,12-軸承,13-小旋轉軸,14-空心轉軸,15-法蘭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明,未經金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44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