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多路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13631.4 | 申請日: | 200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82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陸世斌;趙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開元機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69/10 | 分類號: | A01D69/10;A01D69/03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宇林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安儀;邱振泉 |
| 地址: | 537700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半喂入 聯合收割機 多路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多路閥應用于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上,在收割機正常工作下,可以實現收割機的左右轉向、剎車以及割臺升降五個動作的操縱。
技術背景
原4LBZ-100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是通過碟剎的形式實現收割機的左右轉向及剎車的,經過試驗發現剎車碟片容易磨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割臺升降是通過手動泵泵油操縱方式實現的,操縱方法原始,操縱不方便,不靈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多路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服上述敘述的碟剎式轉向及剎車之不足,實現4LBZ-100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操縱方便,不易磨損并且安全可靠的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多路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微型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多路閥包括閥體、閥心、油管、油口、油箱、割臺、油缸、變速箱、墊圈、操縱機構、螺釘、彈簧。特征在于閥體、閥體內腔裝有閥心、閥心、閥心、閥心,閥體、閥體內腔有油路,閥體、閥體外有油口。
閥心、閥心、閥心、閥心對應油缸、油缸、油缸、油缸安裝,油缸頂頭安裝驅動輪,油缸頂頭安裝驅動輪,油缸頂頭安裝割臺,油缸、油缸、油缸、油缸與操縱機構連接相通,操縱機構與油管連接相通,其回路油與齒輪泵連接相通,油管、齒輪泵與油箱連接相通。
油路與油口、油口、油口、油口、油口、油口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安裝使用方便,操縱靈活,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構成是這樣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安裝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安裝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按圖2中B-B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按圖1中A-A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按圖3中C-C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原理圖。
圖1-圖6中,閥心(1)、閥心(2)、閥心(3)、油口(4)、油口(5)、油口(6)、油口(7)、油口(8)、油口(9)、閥心(10)、推桿(11)、六角螺釘(12)、閥體(13)、變位彈簧(14)、限位墊圈(15)、閥體(16)、頂開鋼球(17)、壓緊高壓閥心(18)、操縱機構(19)、油管(20)、升降油缸(21)、活塞桿(22)、割臺(23)、油箱(24)、驅動輪(25)、轉向油缸(26)、主離合器油缸(27)、驅動輪(28)、變速箱(29)、轉向油缸(30)、油管(31)、油管(32)、油管(33)、油管(33)、齒輪泵(35)、油路(36)、閥心座(37)、閥心油通道(38)。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是這樣的,參照圖1-圖6,通過操縱機構(19)壓下閥心(10)行程約6mm,液壓油從進油口(9)進入壓力油道(36),再由油口(8)及油管(20)進入安裝在割臺(23)上的升降油缸(21),活塞桿(22)伸出,割臺(23)升起;操縱機構(19)壓下單向閥推桿(11)行程約6mm,頂開鋼球(17),升降油缸(21)里面的液壓油從油管(20)進入左閥體(13)的主泄油道經回油口(4)及油管(34)流回油箱(24),割臺(23)下降;操縱機構(19)壓下閥心(1)行程約6mm,液壓油從進油口(9)進入壓力油道,再由油口(7)及油管(33)進入變速箱(29)的左轉向油缸(26),通過變速箱(29)里的聯動機構,使動力停止向左驅動輪(25)傳遞,實現左轉向;操縱機構(19)壓下閥心(2)行程約6mm,液壓油從進油口(9)進入壓力油道,再由油口(6)及油管(32)進入變速箱(29)的主離合器油缸(27),通過變速箱(29)里的聯動機構,使動力停止向變速箱(29)傳遞;操縱機構(19)壓下閥心(3)行程約6mm,液壓油從進油口(9)進入壓力油道,再由油口(5)及油管(31)進入變速箱的右轉向油缸(30),通過變速箱(29)里的聯動機構,使動力停止向右驅動輪(28)傳遞,實現右轉向;操縱機構(19)先壓下閥心(2)行程約6mm,再同時壓下閥心(1、3),實現剎車動作;通過調節內六角螺釘(12),壓緊調壓閥心(18),實現液壓系統的壓力調節;各閥心均無動作時(即在中位位置),各個油缸的液壓油經左閥體(13)及右閥體(16)的主泄油道從回油口(4)及油管(34)流回油箱(24),齒輪泵(35)泵出的液壓油經左閥體(13)及右閥體(16)的中位卸荷油道流回油箱(24),限位墊圈(15)的作用是限制各閥心的行程約6mm,換向復位彈簧(14)的作用是使各閥心回到中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開元機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西開元機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36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