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12423.2 | 申請日: | 200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855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培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1L23/34;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滿群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提高電子裝置之散熱效果之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的電子裝置內,皆會組設有多個電子元件,其并配合電路設計,以達成前述電子裝置所欲具有之功能,例如電視、錄放影機、電腦等。
以電腦為例,近年來由于科技日新月異,不論是個人或者公司,于處理工作事務時,皆需依賴電腦來完成,且為了達到更多使用功能,電腦所使用的電子元件也愈趨復雜、數量也愈多,例如中央處理器、晶片、插卡等,而這些電子元件在使用過程中,皆會產生熱量而成為所謂的發熱源,并且于電腦處理資料的增加、速度的提升等因素之影響下,上述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也因此大為增加。因此,若不設法有次地將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移除,其便會累積于電腦內部而使電子元件的工作環境溫度升高,相對使其效能變差,嚴重者甚至會使電子元件損壞,造成電腦當機。
熱管結構系習知常用電子裝置散熱之其中一種方式,其主要系使熱管之一端直接連接于發熱源,熱管之另一端則直接組設于散熱鰭片,并以熱傳導、熱對流等熱管原理進行散熱。
然而,眾所周之,冷、熱流體有其流動方向之特性(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之特性),故相對的為使散熱效果有效提升,熱管于組設時也必須考慮其方向性,例如水平、上下、傾斜等,否則極有可能使熱管之散熱效果大打折扣,實非十分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提高電子裝置之散熱效果的散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這種散熱裝置,其特殊之處在于,它包含:
至少一熱管,包含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中間部,且該中間部介于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
一第一散熱鰭片模組,系組設于該熱管之該第一端部;
一第二散熱鰭片模組,系組設于該熱管之該第二端部;
一導熱基座,系組設于該熱管之該中間部。其包含至少一熱管、一第一散熱鰭片模組、一第二散熱鰭片模組以及一導熱基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所述第一散熱鰭片模組更包含一第一扣片組,用以扣合該第一散熱鰭片模組中之散熱鰭片,該第二散熱鰭片模組更包含一第二扣片組,用以扣合該第二散熱鰭片模組中之散熱鰭片。
所述散熱裝置更包含一散熱風扇,該散熱風扇系裝設于該第一散熱鰭片模組與該第二散熱鰭片模組之至少其中之一。
本實用新型相比習知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當導熱基座吸收熱量之后,熱量可往熱管之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流動,并藉由第一散熱鰭片模組與第二散熱鰭片模組進行散熱。
2、熱量可由二方向流動而進行散熱,故熱管于組設時,可不必特意去考慮組設之方向性問題,例如水平、上下、傾斜等,因為熱管之至少其中一端(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可完全具有散熱之效果,而其可彌補熱管另一端因為方向性問題所可能導致之散熱效果較為不佳之問題,亦即本本實用新型可提高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前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右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仰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散熱裝置1????熱管11????中間部111????第一端部112
第二端部113????第一散熱鰭片模組12????第一扣片組121
第二散熱鰭片模組13????第二扣片組131????導熱基座14
散熱風扇15????發熱源2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立體圖,于圖中顯示有一散熱裝置1,且包含多個熱管11、一第一散熱鰭片模組12、一第二散熱片模組13以及一導熱基座14。
于圖中,顯示熱管11有六個,且每一熱管11包含一第一端部112、一第二端部113及一中間部111,其中間部111介于第一端部112與第二端部113之間。每一熱管11系以彎折方式而使其第一端部112與第二端部113彼此位于相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24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