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燒秸稈的爐子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11453.1 | 申請日: | 2008-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12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晨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晨章 |
| 主分類號: | F24B1/18 | 分類號: | F24B1/18;F24B1/183;F24B1/195;F24B1/193;F24B1/1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071000河北省保定***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爐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子,特別是涉及一種燒秸稈的爐子。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村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使用秸稈作為主要的燃料,現有的秸稈爐燃燒時需要不停地添加秸稈燃料,而且所添加的秸稈燃料從室外運進室內時還會影響室內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秸稈爐燃燒時需要不停地添加秸稈燃料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燒秸稈的爐子,它包括爐體、爐臺、煙筒和燃料桶,爐體內部設有燃料室,爐臺置于爐體的上表面,煙筒設置在爐體上且與爐體內部燃燒室相通,燃料桶設置在爐體內部的燃料室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爐臺為中央設有出火口的封閉式箱體,箱體上設有進、出水管,且進、出水管上分別設有開關。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爐體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燃料桶放置在支架上,并可以沿支架推入和抽出。
所述燃燒桶上分別設有點火口和進氣調節孔。
為了延長燃料的燃燒時間,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燃燒壓實裝置。所述燃燒壓實裝置可以為兩種結構,一種結構為桿狀,其底端設有一壓盤;另一種由底座、豎桿、壓盤、連接桿及橫桿組成,豎桿與底座固定連接,橫桿與豎桿的上端鉸接,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壓盤及橫桿連接,且壓盤與底座相對。
為了保證燃燒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爐柵和爐鉤,爐柵的下表面設有若干鉸接的支腿,爐柵置于燃料桶內,所述爐鉤為桿狀,其底部設有能夠勾住爐柵的彎鉤。
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燃料桶,并且將燃料壓實于燃料桶中使用,因此可以燃燒較長的時間。進一步地,爐臺還可以起到熱水箱的作用,為用戶提供熱水。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廢棄的柴草、秸稈,不僅節約了煤和天然氣等能源,而且保護了環境。10公斤柴草裝于燃料桶內壓實后一次行燃燒長達4—6個小時左右,根據裝的秸稈材料以及體積大小壓實程度不同有所差別。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做飯取暖,而且減少了不停地添柴、掏灰的不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前視圖;
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燃料桶結構示意圖;
圖6、圖7為本實用新型壓實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圖9為本實用新型壓實過程中木棒放置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5、爐臺1、煙筒10和燃料桶4,爐體5內部設有燃料室,爐臺1置于爐體5的上表面,煙筒10設置在爐體5上且與爐體5內部的燃燒室相通,燃料桶4設置在爐體1內部的燃料室內。利用煙筒10將煙塵排出室外,保證屋內沒有煙塵。燃燒完畢后,灰燼自動落于燃燒桶4的底部,抽出燃燒桶4便可更換,保證不間斷燃燒取暖。燃料桶4加裝燃料時可在室外,避免將燃料拿入室內不停加入的不便,可保持室內的清潔。
燃料桶4有兩種可選擇,主要是容積區別,外形可以為圓形,也可以為方形或其他形狀。大容量燃料桶用于冬季取暖,小燃料桶用于夏季,不需要取暖僅用于做飯。
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爐臺1為中央設有出火口的封閉式箱體,箱體上設有進、出水管3、9,且進、出水管3、9上分別設有開關2。
爐體5可有兩種選擇材料制作,根據散熱保暖效果不同,將爐子放置于不同的房間。不同爐體材料成本也有差別,便于農民根據自己實際使用及經濟情況考慮選購。
爐體5采用高溫耐火水泥制造,價格較低。同時方便農民放置于廚房內,用于做飯,由于廚房內不需要過多的取暖,因此水泥爐體保溫效果好,散熱少,熱量主要加熱爐臺內暖氣用水,以方便臥室內取暖。
爐體5采用鐵板材料,爐體本身也作為取暖設備,散熱大。主要用于需要取暖的房間,做飯同時也可以取暖。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爐體5的底部設有支架8,燃料桶4設置在支架8上,并可以沿支架8推入和抽出。
所述燃燒桶4上分別設有點火口23和進氣調節孔24??梢钥刂瓶諝饬魍?!-- SIPO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晨章,未經孫晨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14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納米模塑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取病毒文件的病毒特征的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