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吊點集裝箱吊具上的測偏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10964.1 | 申請日: | 2008-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018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徐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佩勝 |
| 主分類號: | B66C13/16 | 分類號: | B66C1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吊點 集裝箱 吊具上 測偏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貨物偏載的裝置,特別是一種檢測集裝箱貨物偏載的裝置,它主要適用于裝卸集裝箱的機械和機具上。
背景技術
集裝箱運輸具有簡化貨物包裝,保障貨物安全,提高裝卸運輸效率,便于實現管理現代化等優越性,因而近年來在海運、鐵路、公路運輸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廣。但是,由于集裝箱運輸貨物有一定的隱蔽性,使得集裝箱超載、偏載現象經常發生。前些年,柳州鐵路局有專家進行抽查后發現,集裝箱偏載問題非常突出,為了保證行車安全,一些因“前后偏”或“左右偏”嚴重的集裝箱車輛,被反復調回安設有專用超偏載儀的樞紐車站對集裝箱進行重新整裝,經過幾次調整才能消除偏載問題,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調車機力、裝卸機械能力和人力,延長了作業時間,而且給安全運輸造成了很大隱患。
為了防止集裝箱偏載引起裝卸事故和行車事故,鄭州鐵路局根據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經過廣泛的調研,在運用經驗數據進行科學計算的基礎上,制定出不同箱型的偏載標準,并制定規章在裝卸作業現場執行。該規章是根據集裝箱在起吊過程中因偏載導致一端翹起的高度偏差值來判定是否偏載的,如20英尺集裝箱起吊時,長度方向一端吊起0。35米而另一端仍未吊起時,即應停止作業并通知貨運員對該集裝箱進行處理。該規定使得裝卸現場判斷集裝箱偏載有據可依,但是由于門吊作業時貨區內不準進人,這個標準是由貨裝人員在遠處用肉眼觀察確定的,人為因素多,認定誤差大,對偏載很難準確判斷,方法也不夠科學。
鐵路第六次提速后,對貨物和集裝箱的超、偏載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目前對于集裝箱超載的檢測,已有電子吊秤、鉤頭秤等解決方案,但是在鐵路貨場進行集裝箱運輸時,從受理到交付的整個過程中,對集裝箱的偏載還沒有專門的檢測設備,無法用科學的方法把偏載的集裝箱卡堵在裝車源頭,集裝箱偏載問題成了威脅提速后鐵路貨物運輸安全的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鐵路集裝箱運輸第一環節——在集裝箱吊具上安裝的檢測集裝箱偏載的裝置。具體做法是,利用傾角儀或水平儀等電子檢測設備測出集裝箱因偏載發生傾斜而與水平形成的夾角,然后通過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將傾角轉換成高度差,對照規章規定來判斷集裝箱是否偏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單吊點集裝箱吊具上的測偏載裝置,由安裝在吊具上的檢測發送裝置和安裝在司機室內的儀表接收裝置所組成;安裝于吊具之防撞防水不變形穩固位置處的檢測發送裝置,由傾角儀、數據傳輸模塊、發射天線和電源模塊所組成,傾角儀接口連接數據傳輸模塊的輸入端,數據傳輸模塊聯有發射天線;所述的儀表接收裝置由數據傳輸模塊、數據顯示模塊、儀表報警器件、接收天線和電源模塊所組成,數傳模塊聯有接收天線,其接口并與數據顯示模塊、儀表報警器件相連接。以上裝置均由電源模塊供電。
檢測發送裝置的一個典型安裝位置是安裝在安裝于板框桁架式吊具的水平架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是解決了多年來裝卸作業現場無法有效檢測集裝箱偏載的難題,二是門吊是在進行集裝箱裝卸作業的同時,就對集裝箱是否偏載進行了檢測,司機不需要進行任何額外操作,更不需要把裝好集裝箱的車輛拉到裝有超偏載檢測裝置的站點進行檢測,不僅省時省事,而且科學準確。這樣,可以把集裝箱偏載的隱患消滅在裝車源頭,為確保鐵路提速后集裝箱運輸的安全做出貢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檢測發送裝置在板框桁架式集裝箱吊具上的安裝示意圖;
圖2為檢測發送裝置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儀表接收裝置在司機室內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4為儀表接收裝置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5為檢測發送裝置安裝在普通集裝箱吊具上的示意圖。
圖中:1、檢測發送裝置,2、儀表接收裝置,3、吊具,4、司機室,1-1、傾角儀,1-2、數據傳輸模塊,1-3、電源模塊,2-1、數據傳輸模塊,2-2、數據顯示模塊,2-3、儀表報警器件、2-4電源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佩勝,未經王佩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09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