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光源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10172.4 | 申請日: | 200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10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潘國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7/10;F21V23/00;F21V23/06;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 芳 |
| 地址: | 100176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源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器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源模塊。
背景技術
背光源模塊為液晶顯示器提供光源,是液晶顯示器的重要組成部件,現有技術中鑒于冷陰極熒光燈管(以下簡稱:CCFL)具有工藝成熟、性能穩定等優點,一般均選用CCFL作為背光源模塊中的發光燈組。
圖1為現有背光源模塊中CCFL燈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背光源模塊中燈線布局示意圖,如圖1所示,為了增強背光源模塊的光線亮度,要在CCFL1的后方設置燈反射罩2(Lamp?Reflector),燈反射罩2呈“U”型結構使得CCFL1發射出的光線從一個方向射出增強光線亮度,在燈反射罩2的背板上設置有一凹槽24用于供布局導線用。再如圖2所示,逆變器3(Inverter)與CCFL1的兩端通過燈線連接,為CCFL1發光提供電源,具體地,逆變器3位于CCFL1的一側,CCFL1臨近逆變器3的一端通過第一燈線11直接與逆變器3連接,而CCFL1遠離逆變器3的一端則通過第二燈線12,并且經過燈反射罩2上的凹槽24迂回到與第一燈線11同側然后與逆變器3連接。由逆變器3輸出的電流通過第一燈線11流至CCFL1的高壓端,再由CCFL1的低壓端留出經第二燈線12流回逆變器3,形成回路使得CCFL1發光。
現有背光源模塊中,由于CCFL中熒光粉的分布不均而且CCFL中要通過高壓高頻的電流,因此會產生比較大的寄生電容,當電流通過CCFL時,一部分電流就通過寄生電容被釋放掉,被釋放掉的電流就是漏電流,流回逆變器的電流要小于從逆變器輸出的電流。當漏電流過大時,逆變器將會自動判定負載異常,從而關閉逆變器的輸出,造成背光源關閉,影響影響了液晶顯示器的正常顯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源模塊,用以解決現有技術背光源模塊中由于CCFL中漏電流過大導致逆變器關閉,造成背光源自動關閉的缺陷,有效地減小了CCFL中的漏電流,提高液晶顯示器工作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源模塊,包括:燈反射罩和位于所述燈反射罩內的包括電流輸入端和電流輸出端的燈管,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電流輸入端與位于所述電流輸入端側方的逆變器的第一燈線,和用于連接所述電流輸出端與所述逆變器的第二燈線,所述燈反射罩的底板的外側面上、且與所述燈管平行的方向上設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燈線的一端與所述電流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燈線的另一端彎折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內并從所述第一凹槽臨近所述電流輸入端的開口處伸出與所述逆變器連接,所述第二燈線的一端與所述電流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燈線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內并從所述第二凹槽臨近所述電流輸入端的開口處伸出與所述逆變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模塊,特別涉及背光源模塊中的CCFL燈組的設計,通過對CCFL燈線的延長及布局的優化,從而減少CCFL中的漏電流,有效地降低了液晶顯示裝置中因為漏電流過大導致逆變器關閉或者背光源模塊關閉的缺陷,提高了液晶顯示器的穩定性;為了適應燈線新的布局方式,將燈反射罩的結構作適應性改變,通過增設背面的凹槽便于延長的燈線的布局和提高液晶顯示器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背光源模塊中CCFL燈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背光源模塊中燈線布局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等效電路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背光源模塊中燈線布局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背光源模塊中CCFL燈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
圖3為圖1的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逆變器的輸出電流Iin從第一燈線輸入至燈管CCFL的高壓端,CCFL中的寄生電容CL和CCFL自身的電阻RL對Iin進行分流,然后電流從CCFL的低壓端輸出,并流過燈線自身的等效電阻R后,輸出電流Iout通過第二燈線與逆變器的連接端回流到逆變器中,形成整個電流回路。其中分流至寄生電容CL的那一部分電流IC為被寄生電容CL釋放掉的漏電流,漏電流IC的大小可以通過以下公式推算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101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光模組
- 下一篇:車輛識別代碼比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