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6688.1 | 申請日: | 200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216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常效軍;楊秋生;趙海森;劉玲;朱瑞剛;楊建剛;謝強;侯志鋒;趙福亮;劉月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電力公司晉中供電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5/04 | 分類號: | G01L5/04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溫彪飛;趙曉云 |
| 地址: | 030600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繩索 拉力 自動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繩索檢測裝置,尤其指一種電力系統安全繩索檢測用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繩索在電力線路、變電施工、檢修作業中被廣泛使用。是起重設備、人身保護的重要工具。繩索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人身與設備的安全。經對施工現場發生的繩索斷裂事故進行研究發現,許多事故都是由于在使用前沒有對整繩進行動態測試,按現在的檢測規程,均只對整繩的小部分進行常規靜態試驗。因此,留下許多安全隱患,導致事故發生。目前國家沒有制定整繩動態測試相關標準及操作規程,亦沒有相關整繩動態測試設備。因此,整繩測試現在還屬空白。現有技術的分段靜態測試設備主要包括一個放繩滾輪/絞車與收繩(驅動)滾輪/絞車,將待測繩索分段纏繞在兩個滾輪上通過驅動輪進行加載,保持一定時間后卸載。這種方式一是效率不高,更主要的是只能分段靜態測試,不能反應整繩在動態負荷情況下安全達標狀況。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整繩動態測試存在的空白,設計了繩索拉力自動檢測系統,通過電腦控制系統、液壓操作系統帶動機械負荷加載裝置,使整繩在動態負荷條件下實現連續自動檢測。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是該項自動檢測系統中的機械負荷加載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固定有上繩滾筒、收繩滾筒,其特征在于上繩滾筒與收繩滾筒之間設置有主驅滾筒與阻力滾筒,所述的主驅滾筒與阻力滾筒分別與各自的驅動液壓馬達連接,液壓馬達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
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驅滾筒與阻力滾筒之間設有過繩輪,一個張力傳感器固定在機架上,過繩輪連接在張力傳感器上。
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繩滾筒和阻力滾筒在軸向上相對傾斜設置,傾斜角度1-10度;收繩滾筒與主驅滾筒在軸向上相對傾斜設置,傾斜角度1-10度。
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繩滾筒和阻力滾筒之間的軸向相對傾斜角度為1-5度;收繩滾筒與主驅滾筒之間的軸向相對傾斜角度為1-5度。
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繩滾筒、阻力滾筒、收繩滾筒與主驅滾筒為錐形結構,錐度1∶1.1-1.5。
本發明的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檢測速度快,測試結果精確,可對整繩進行全程測試。全機通過電腦進行控制,可實現測試自動化與精確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檢測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繩??2-上繩滾筒??3-機架??4-張力傳感器??5-過繩輪6-試驗繩索??7-下繩??8-收繩滾筒??9-主驅滾筒??10-阻力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繩索拉力自動檢測裝置包括一個機架3,在機架上固定有上繩滾筒2與收繩滾筒8,與上繩滾筒2對應的有一個阻力滾筒10。與收繩滾筒8對應的有主驅滾筒9。上述四個滾筒位于機架3的一側,在機架3的另一側還固定有一個張力傳感器4,在張力傳感器上有一個過繩輪5。所述的四個滾筒分別與四個液壓馬達相連,四個液壓馬達分別通過導線與一個控制器相連。控制器為一臺可編程電腦,通過專用程序進行控制。
上述四個滾筒的軸向角度均可以進行調整,其中上繩滾筒2與阻力滾筒10之間相對傾斜,傾斜角度為1-10度;收繩滾筒8與主驅滾筒9之間相對傾斜,傾斜角度1-10度。各個滾筒角度的調整方法是在滾筒底座外側與機架間增加墊片。傾斜角度的選擇根據待測繩索的直徑和繩索走速確定。
工作時,第一步是準備階段,將待測的試驗繩索6經上繩1纏繞至上繩滾筒2上,試驗繩索6在上繩滾筒2上纏繞5至10周繩頭過阻力滾筒10同樣纏繞5-10周經過繩輪5后在主驅滾筒9上纏繞5-10周,然后過收繩滾筒8纏繞5-10周后脫離機架3。為了保證待測繩索全部進行測試,在繩索兩端分別連接輔助測繩。根據繩索直徑及測試強度要求,程序計算出各滾筒的相對傾斜角度并進行人工調整。第二步進行動態測試,調整電腦系統,輸入測試張力數據,電腦根據待測張力數據值計算出四個液壓馬達轉速,同時在動態測試過程中還根據張力傳感器4的動態數值自動調整各液壓馬達的轉速。啟動液壓系統工作,液壓馬達分別帶動四個滾筒轉動,其中主驅滾筒9與阻力滾筒10之間有一個轉速差,并且主驅滾筒9的轉速大于阻力滾筒10的轉速。這個轉速差決定繩索加載張力的值。轉速差小,則加載張力值小,轉速差大,則加載張力值大。這個轉速差由電腦根據輸入的加載張力值計算后分別對主驅滾筒9與阻力滾筒10的液壓馬達下達指令并被執行。由國標規定,被測繩索必須進行5分鐘加載試驗,因此繩索在主驅滾筒9與阻力滾筒10之間走行時間應不少于5分鐘。被測繩索脫離主驅滾筒9后即卸載,經收繩滾筒8回收,即下繩7部分。過繩輪5的作用即增加繩索負載行走時間,同時還監測在測試過程中繩索的受力情況并將負載情況反饋給電腦控制系統,以便及時調整偏差。各滾筒采用軸向傾斜設置是為了使繩索在兩個滾筒間順利過渡和加載與卸載。所述滾筒采用錐形結構也是同樣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電力公司晉中供電分公司,未經山西省電力公司晉中供電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66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永磁偏置軸向磁懸浮軸承
- 下一篇:水泵變頻調速分段恒壓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