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冷電機用水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6251.8 | 申請日: | 200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704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彩霞;楊建華;孫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 地址: | 0445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冷 電機 用水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結構部件,具體為一種水冷電機用水套。
背景技術
公知,隔爆水冷電機被用在很多領域,比如電牽引采煤機上,其技術發展的趨勢是加大功率和功率密度。隨著采煤電機等設計容量的不斷提升,使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單位體積損耗增長,引起電機各部分溫度升高。因此改善冷卻系統,限制電機溫升成為電機技術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
由于防爆等要求限制,電機內部封閉,空間尺寸嚴格固定,所以大多數水冷電機選用定子外水冷技術,即在定子機殼內嵌入水套,水套中通有冷卻水,冷卻水從入水口進入,循環于整個水套中,并于機殼內壁發生熱交換,從而達到電機散熱的目的。上述水套由內筒和外筒構成,內筒外表面焊接有一條螺旋筋,形成單螺旋水路結構,進、出水口一般設計在水套的兩端。該結構設計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冷卻水流向的單一性,而例如采煤機電機等的安裝方式決定了該類型電機外部空間緊張,有時很難將水口布置于電機的兩端,使其適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單螺旋水路結構易造成電機兩端溫度不均勻,當冷卻水到達出水口附近時,由于冷卻水已經流過一部分機殼表面,水溫已經有所上升,冷卻效果已經不如進水口附近。這就使機殼進、出水口兩端存在溫度梯度;三是單螺旋水路水套與機殼內壁接觸面積相對較小,冷卻效果不是很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水冷電機的水套采用單螺旋水路結構,存在機殼兩端溫度不均勻、冷卻效果不是很好以及安裝空間要求較大,無法滿足用戶使用要求等問題,提供一種水冷電機用水套。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水冷電機用水套,包括外筒以及與外筒緊密配合的內筒,還包含設置在內筒邊緣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于內筒外表面固定有兩條螺旋形隔板,兩條螺旋形隔板一端末尾與內筒邊緣之間分別設置上水平隔板、下水平隔板,其中第一條螺旋形隔板另一端與內筒邊緣之間留有間隙,第二條螺旋形隔板另一端與內筒邊緣之間固定;進水口設置在上、下水平隔板之間,出水口設置在上水平隔板上方。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內筒與外筒的夾層之間設置兩條螺旋形隔板,從而形成雙螺旋水路結構,其中一條進水水路與進水口相通,另一條回水水路與出水口相通,同時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水套同一側,這樣冷卻水從進水口流入機殼,在螺旋形隔板的作用下,冷卻水自右向左流過整個機殼內壁表面,在機殼左端,由于第一條螺旋形隔板與內筒邊緣之間留有間隙,使得由進水水路過來的冷卻水流向改變,沿著回水水路回流最終回到位于機殼右端的出水口。從而使機殼內水套冷卻水與外界聯通,形成一個整體的冷卻水回路,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優點:
1、雙螺旋水路與機殼內壁接觸面大,冷卻效果十分明顯;
2、實際應用中,一旦冷卻水減壓閥損壞,冷卻水壓力將成倍增大,這就要求水套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而不變形,螺旋形隔板就像在水套表面加了一道鋼筋箍,大大增強了水套的機械強度,從而保證了電機機殼的機械強度;
3、雙螺旋水路結構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水套一側,在電機進行安裝時大大節省了空間,適用于各種場合;
4、由于水路的回流使電機兩端的冷卻效果趨于一致,避免了普通螺旋水路結構電機兩端溫度不均勻的問題;
實踐證明,本實用新型所述水套的設計有效降低了電機的溫升,達到了設計要求,而且加工工藝簡單,易于制作,改進成本較低,適用于各種水冷電機,尤其適用于采煤機電機的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路結構原理圖
圖中:1-內筒??2-進水口??3-出水口??4-第一條螺旋形隔板??5-第二條螺旋形隔板??6-上水平隔板??7-下水平隔板??8-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水冷電機用水套,包括外筒以及與外筒緊密配合的內筒1,還包含設置在內筒邊緣的進水口2和出水口3,內筒1外表面固定有兩條螺旋形隔板4、5,兩條螺旋形隔板一端末尾與內筒1邊緣之間分別設置上水平隔板6、下水平隔板7,其中第一條螺旋形隔板4另一端與內筒1邊緣之間留有間隙8,第二條螺旋形隔板5另一端與內筒1邊緣之間固定;進水口2設置在上、下水平隔板之間,出水口3設置在上水平隔板6上方。
具體實施時,在壁厚10mm的內筒上焊接兩條螺旋形隔板,螺旋形隔板寬20mm,高10mm,螺距120mm,兩條螺旋形隔板之間的距離為60mm,布滿整個內筒表面,然后焊接水平隔板,使進水口和出水口分隔開,形成進水水路和回水水路。然后將內桶套入外桶內,焊接進水口、出水口及兩端法蘭,水套中通有冷卻水,冷卻水從進水口進入,經回流后由出水口流出,循環于整個水套中,并于機殼內壁發生熱交換,從而達到電機散熱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62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