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輪胎再制造的鋼絲帶束環形胎面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6128.6 | 申請日: | 2008-10-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77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于喜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承德橡院輪胎有限公司;于喜濤 |
| 主分類號: | B60C9/28 | 分類號: | B60C9/28;B60C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7500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輪胎 制造 鋼絲 環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再制造的環形胎面,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輪胎再制造的鋼絲帶束環形胎面。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應用量的日益增多,被替換下來的廢舊輪胎也在不斷增加,這其中僅胎面花紋磨平而胎體無損傷的能夠應用傳統的預硫化條形胎面再制造的僅占5%左右,而胎冠帶束層鋼絲被磨出或受損、胎體卻完好仍有利用價值的廢舊輪胎則占到了40%以上,該部分廢舊輪胎不能應用條形胎面再制造,或被破碎制成膠粉,或被土法焚燒煉油,或被遺棄隨處堆放,緊缺的橡膠資源被嚴重浪費,環境被嚴重污染破壞;因此,提高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再制造率、進行輪胎資源循環再利用和保護環境勢在必行。廢舊輪胎除采用條形胎面再制造方法外,目前社會上有利用割下的花紋尚有一定深度的舊胎頂進行再制造的,但割下的舊胎頂存在著嚴重的不安全隱患,例如在舊胎頂割下之前的舊輪胎在使用過程(高速旋轉)中無論是胎側爆破還是胎圈爆破,都會使胎冠不同程度地受損而出現或輕或重的脫層或鋼絲帶束層受損等現象,另外在割下舊胎頂時由于檢查不到位,依然存在著帶束層鋼絲可能已被刺斷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再制造輪胎的安全性能。因此,舊胎頂不能用于輪胎再制造;而公告號為CN2433076Y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輪胎翻新的“環形胎面”,其環形胎面的結構是自外向內依次由胎面膠層、骨架層和緩沖層所構成,但其說明書中對骨架層的內容敘述不清楚,不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這就使得技術人員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反復的試驗,通過創造性勞動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骨架層結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輪胎再制造的鋼絲帶束環形胎面,該胎面整體呈閉合的環形狀,外環表面有可傳遞車輛牽引力和制動力并與路面有良好接著性能的縱向、橫向或混合等形式的胎面花紋溝,內環表面的幾何形狀可與打磨后的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舊胎冠部位相吻合,胎面內部有多層鋼絲帶束層,可保證再制造輪胎的強度性能達到新輪胎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為閉合的環形狀,由胎面膠層、骨架層組成,胎面膠層外環表面有可傳遞車輛牽引力和制動力并與路面有良好接著性能的胎面花紋溝,內環表面可與打磨后的舊胎冠吻合,其特征在于胎冠帶束層結構由四層帶束層構成,位于環形胎面內側依次向外的第一層帶束層為過渡層,其簾線角度為25~30°,由高強度或普通鋼絲簾線制成,主要作用是減小胎體與帶束層之間的剪切力,避免胎體與帶束層簾線之間的脫層;第二層和第三層帶束層為工作層,簾線角度均為65~80°,且交叉排列,由高強度或普通鋼絲簾線制成,主要承受充氣應力,起著束縛胎體向外膨脹的作用,其剛性直接影響輪胎的耐磨性、操縱性和節能等使用特性;第四層帶束層為保護層,簾線角度與工作層相同,由高延伸或普通鋼絲簾線制成,起到緩沖來自路面的沖擊和保護工作層、防止胎面與帶束層之間產生脫層的目的;四層帶束層的寬度為:第二層最寬,為輪胎行駛面寬度的80~90%,第三層和第四層寬度依次窄于第二層,第一層寬度介于第二層和第三層寬度之間,也可以是自第一層起帶束層寬度依次遞減,根據需要第一層帶束層與第二層帶束層、第四層帶束層和第三層帶束層可以是角度不同的順向排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該鋼絲帶束環形胎面再制造的輪胎,能減少帶束層與胎體、帶束層與胎面之間的脫層,提高輪胎的接地面積和操縱穩定性,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減少不均勻磨損,較適合中長途距離大載貨量和在高速公路運輸使用,社會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骨架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承德橡院輪胎有限公司;于喜濤,未經承德橡院輪胎有限公司;于喜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61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