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檢測探頭測調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4722.1 | 申請日: | 200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50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鳳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鳳祥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賀華廉 |
| 地址: | 163453黑龍江省大慶***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探頭 測調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采領域,特別涉及測調儀的結構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外石油生產領域,注水開采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開采方式,而有關分層注水的控制與測量有這一技術的關鍵,以往和現在的測試手段和儀器設備都存在測控精度低、作業操作控制困難等不足,具體來說:
1.現有的測調儀只有一個檢測探頭,并采用遞減法測量和計算各層的注水流量,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誤差。
2.現有的測調儀的流量計不能采用其他原理的流量計進行替換,適應性不高。
3.現有的測調儀的微型電機扭矩輸出通過雙萬向連軸器轉換到輸出對接部件,存在機構復雜、故障率高、扭矩損失大的問題;而且雙萬向連軸器的軸間角死區容易導致堵轉卡夾等故障;采用這種結構還不具備雙向360度旋轉功能,只能單向調節堵塞器。
4.現有的測調儀的彈出臂機構不能調節伸出角度,導致對接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檢測探頭測調儀,提高測量精度,增強環境適應性,并提高彈出臂機構的傳動效率。
為實現所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檢測探頭測調儀,其包括:電源接線端子、機電執行模塊和投放導向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檢測模塊與次級檢測模塊,所述的控制檢測模塊設置在機電執行模塊上方,而所述的次級檢測模塊設置在機電執行模塊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檢測模塊內設有控制電路和上級檢測探頭,所述的上級檢測探頭與控制電路電連接,控制電路又電連接到所述的電源接線端子,所述的次級檢測模塊內設有次級檢測探頭,所述的次級檢測探頭與控制檢測模塊的控制電路之間電連接。
其中:所述的上級檢測探頭以及次級檢測探頭是電磁測量探頭、超聲波測量探頭或者是渦街技術測量探頭。
其中:所述的控制檢測模塊上端與所述的電源接線端子之間是通過螺紋連接,控制檢測模塊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機電執行模塊,機電執行模塊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次級檢測模塊,次級檢測模塊下端連接所述的投放導向模塊。
其中:次級檢測模塊下端通過螺紋連接一個配重體,配重體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投放導向模塊。
其中:所述的機電執行模塊包括主管體與彈出臂機構,所述的主管體上端與所述的控制檢測模塊的下端連接;所述的彈出臂機構包括擺動軸、擺出臂、撐直軸和擺出立框,所述的擺出臂鉸接在所述的主管體上并繞擺動軸旋轉擺動,所述的擺出立框鉸接在所述的擺出臂的下端并繞撐直軸轉動,在所述的擺出臂與主管體之間設有彈性機構,在所述的擺出立框與擺出臂之間也設有彈性機構,使擺出臂與擺出立框能夠擺動并保持在預定位置和預定角度;一個微型電機設置在所述的擺出臂內,微型電機的轉動通過一個微型單萬向聯軸器與擺出立框內的一根傳動輸出軸聯結,傳動輸出軸并把轉動傳輸到擺出立框的下端的輸出對接嘴,所述的微型電機接收所述的控制檢測模塊內的控制電路的控制信號而旋轉。
其中:在所述的彈出臂機構的擺出立框內還設有纏繞收放機構,所述的纏繞收放機構包括軟鋼絲繩、嚙合軸套、復位彈簧、微型離合器、嚙合齒座以及頂開滑套,所述的嚙合軸套與復位彈簧均套設在所述的傳動輸出軸上,且所述的復位彈簧將嚙合軸套往下頂推,所述的嚙合齒座設在嚙合軸套下方,與嚙合軸套之間設有可以相互傳動的嚙合齒,所述的嚙合齒座還固結有微型離合器,并通過所述的微型離合器與傳動輸出軸連動,所述的頂開滑套套設在所述的嚙合齒座外側,一端與所述的嚙合軸套抵接,另一端延伸到擺出立框下端開口處,所述的軟鋼絲繩一端固結在嚙合軸套上,另一端固結在主管體上。
其中:所述的軟鋼絲繩是通過一個單向軸承與主管體連接,單向軸承上還設有一個彈性裝置,在常態下將單向軸承推抵在鎖死狀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控制檢測模塊是對機電執行模塊等發出控制指令同時檢測作業層注水流量并采集相應的流量以及相關的壓力等實時數據,不同以往測水系統的檢測及采集數據方式,本實用新型是采用雙電磁探頭檢測流經該作業層流量以及流經該作業層注水堵塞器之后的注水流量等參量,然后以二者數據差作為最終的數據予以采集并處理的模式,因此可以精確的調控、采集處理每單一作業層的注水數據,這是注水檢測及數據采集模式的革新性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鳳祥,未經吳鳳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47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