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TAIC高效厭氧反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4400.7 | 申請日: | 2008-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5449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澤明;秦家運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澤明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巢雄輝 |
| 地址: | 541002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aic 高效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厭氧反應器,具體是一種TAIC高效厭氧反應器。
背景技術
目前效率較高的厭氧反應器為IC厭氧反應器,這種反應器把兩個UASB反應器疊加在一起成為直筒形,其內部設置了沼氣提升管與循環回流管,上部為氣液分離器,與單個的UASB反應器相比,提高了進料有機負荷率,實現了沼氣提升內循環,增強了反應器的抗沖擊負荷能力等,其不足是:不適應含固體懸浮物高的料液,內循環回流量不能人為調節,循環回流管回流的污泥不能和進料及早充分混合,沼氣收集也不完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容積負荷高、能實現主動內循環、產氣率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TAIC高效厭氧反應器。
本反應器包括疊加的第一反應室和第二反應室、進料管、出料管、沼氣提升管、污泥循環回流管、三相分離器、氣液分離室等,其特征是:疊加的兩個反應室高度直徑不同,上面的第二反應室和下面的第一反應室直徑比為6:5,高度比為1:2,整個反應器高度12~30米,高徑比5~10。三相分離器為球冠傾斜連接管三相分離器,在沼氣提升管上設置有可調速循環污泥循環回流泵,可以人為的控制循環回流量,污泥循環回流管直接與進料總管口下部連通,使污泥與進料及早混合,加快反應速度。進料口上設置有自動調壓進料池,進料總管與第一反應室底部的布料系統相連接,布料更均勻。進料采用水壓式,能自動調壓并能防止堵塞,進料口和出料口設置有高差,可自動排渣。
所述的球冠傾斜連接管三相分離器的傾斜連接管設置在第一反應室球冠頂部的兩側邊;
所述的可調速回流泵設置在第一反應室的提升管上部,第二反應室外;
所述的氣流分離器為兩個,在第一反應室和第二反應室上面各設有一個氣液分離池,即為第一反應室氣液分離池和第二反應室氣液分離池。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具有特高的容積負荷率,高出IC反應器1倍以上,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省,適應性廣,產氣率高,由于能實現主動內循環,污泥循環回流在進料總管就與料液混合,并設置有布料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附圖說明
圖1為TAIC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自動調壓進料池?2.進料口?3.進料總管?4.布料系統?5.第一反應室?6.第二反應室?7.三相分離器?8.提升管?9.可調速循環回流泵?10.第一反應室氣液分離池?11.污泥循環回流管?12.沼氣導氣管?13.第二反應室氣液分連接管?14.第二反應室氣液分離池15.沼氣收集罩?16.沼液、沼渣溢流管?17.底渣排放管?18.傾斜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由自動調壓進料池1、進料口2、進料總管3、布料系統4、第一反應室5、第二反應室6、三相分離器7、提升管8、可調速循環回流泵9、第一反應室氣液分離器10、污泥循環回流管11、沼氣導氣管12、第二反應室氣液分連接管13、第二反室氣液分離池14、沼氣收集罩15、沼液、沼渣溢流管16、底渣排放管17、傾斜連接管18組成,第二反應室6疊加在第一反應室5的上面,三相分離器7設置在第一反應室5的頂部,傾斜連接管18設置在第一反應室5頂部的兩側邊,在第一反應室5的沼氣提升管8的上部設置可調速循環回流泵9,第一反應室5的氣液分離室10的污泥由循環回流管11與進料總管3連通,進料總管3管口2上面設置自動調壓進料池1,進料總管3與布料系統4連通,底渣排放管17斜置在第一反應室5和第二反應室6中,管端插到第一反應室5底部,另一端開口在第二反應室6外,第二反應室6氣液分連接管13連接第二反應室6和第二反應室6的沼氣收集罩15,第一反應室5和第二反應室6的氣液收集罩10和15與沼氣導管12連通,沼液、沼渣溢流管16與第二反應室6的氣液分離室14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澤明,未經趙澤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44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