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3939.0 | 申請日: | 2008-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862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成松;王麗紅;坎雜;陳永成;張若宇;李景彬;黃勇;王劍;盧勇濤;陳紹杰;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6/00 | 分類號: | A01D46/00;A01D29/00;A01D33/12;A01F11/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永慧 |
| 地址: | 832003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分離 裝置 轉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勻速回轉運動轉換成高頻變速回轉運動的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加工番茄、花生等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目前收獲主要依靠人工,生產效率低,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機械收獲必將代替人工收獲。農作物藤果分離裝置是專門針對番茄、花生等農作物進行收獲的可將藤蔓與果實進行有效分離的裝置,該裝置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將勻速回轉運動轉換成高頻變速回轉運動,并驅動分離彈齒滾筒完成藤蔓與果實的分離,上述功能可由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來完成,同時為農作物藤果分離裝置提供驅動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性能穩定、工作可靠的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
一種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包括機體2、動力輸入軸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體2上設有擺轉傳動機構,所述擺轉傳動機構包含主動輪5、從動輪4、傳動軸3及偏心塊,所述主動輪5設于動力輸入軸6上,主動輪5與設于傳動軸3上的從動輪4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在所述傳動軸3在機體內部的位置上設有偏心塊,所設擺轉傳動機構至少為兩組,且以動力輸入軸6為圓心的圓周上均勻分布,所述主動輪5、從動輪4的齒數與大小均相同。
所述擺轉傳動機構設置數量為2組~6組。
所述擺轉傳動機構設置數量為2組,其結構是在所述動力輸入軸上設有主傳動輪I12、主傳動輪II14,所述機體2上位于動力輸入軸6兩邊分別設有傳動軸I7、傳動軸II8,所述傳動軸I7、傳動軸II8通過軸承支撐于機體2上,且相對于動力輸入軸6對稱設置,在傳動軸I7、傳動軸II8上分別設有從動輪I11、從動輪II15,主傳動輪I12與從動輪I11之間及主傳動輪II14與從動輪II15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在機體內部的傳動軸I7、傳動軸II8上分別設有偏心塊I10和偏心塊II9,且偏心塊I10和偏心塊II9的安裝初始位置相對動力輸入軸6對稱設置,所述主傳動輪I12、主傳動輪II14、從動輪I11、從動輪II15的齒數與大小均相同。
所述的機體2上設有螺孔,通過法蘭盤將動力輸出。
所述主動輪5與從動輪4之間所設傳動裝置可以是帶傳動,也可以是齒輪傳動或鏈傳動。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機體2、動力輸入軸6、固定在動力輸入軸6上的齒形帶輪13、傳動軸I7、傳動軸II8及固定在傳動軸I7、傳動軸II8上的偏心塊II9、偏心塊I10組成。勻速回轉的動力傳至動力輸入軸6,動力輸入軸6通過齒形帶分別將動力傳給離動力輸入軸6距離相等的傳動軸I7、傳動軸II8上,當傳動軸I7、傳動軸II8轉動時帶動偏心塊II9、偏心塊I10一起轉動。由于偏心塊在圍繞動軸I7、傳動軸II8轉動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對大小不變但方向周期性變化的慣性力,這對力相對動力輸入軸6形成一對變化的力距,從而帶動整個機體2在回轉過程中轉速在不停的改變,旋轉的機體2以一個不停改變轉速的狀態將動力傳至為分離裝置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是通過設置偏心塊做勻速回轉運動時產生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的慣性力矩,實現將勻速回轉運動轉換成高頻變速回轉運動,是一種性能穩定、工作可靠的用于分離裝置的擺轉機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分離裝置相連接時的使用狀態參考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為分離裝置,2為機體,3為傳動軸,4為從動輪,5為主動輪,6為動力輸入軸,7為傳動軸I,8為傳動軸II,9為偏心塊II,10為偏心塊I,11為從動輪I,12為主傳動輪I,13為齒形帶輪,14為主傳動輪II,15為從動輪II。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39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