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變形茶桌桌面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3333.7 | 申請日: | 2008-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87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賢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賢杰 |
| 主分類號: | A47B31/00 | 分類號: | A47B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106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形 茶桌 桌面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桌桌面,尤其是一種利用廢棄邊角料制成的防變形茶桌桌面。
(二)背景技術:
現有的茶桌桌面一般是采用整塊實木板制成,這樣存在的缺點:一是原材料損耗量大,木材利用率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邊角料,包括各種樹木的枝杈等邊角料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多數被扔掉或燒掉,使得本來就匱乏的木材資源大量浪費,同時也不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對生態環境影響也比較大;二是生產成本高,使得銷售價格也高;三是利用大塊實木板制成的茶桌桌面遇到冷熱不均的潮濕天氣,時間稍久,平整的桌面就容易彎曲變形。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防變形茶桌桌面,它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種加工剩余的板材、樹木、枝杈等邊角料制作茶桌桌面的內芯板,不僅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木材利用率,還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方便和環保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是由桌面外框板和處于外框板內側的桌面內芯板構成,所述的桌面外框板是以四塊長方體(長方形)狀的實木板拼接構成,所述的桌面內芯板是以小長方體狀的邊角料條形板按縱向或橫向方向進行水平排列并通過膠壓拼接而成。所述桌面內芯板的邊角料條形板為各種加工剩余的板材、樹木、枝杈的邊角料所制成(一般按所需規格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由于利用各種加工剩余的板材、各種樹木、枝杈的邊角料制作茶桌桌面的內芯板,故成本低廉,且廢料能有效地回收利用,從而節省了木材的資源,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
2、本實用新型由于桌面外框板是采用材質較好、尺寸較大的實木板,桌面內芯板是采用邊角料條形板按縱向或橫向方向進行水平排列并通過膠壓拼成,即使在冷熱不均的潮濕天氣,熱脹冷縮均勻性好,故產品穩定性好,牢固,耐用,不變形,且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方便、外形美觀和環保的優點。
3、本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便于推廣利用。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中,1為桌面外框板,2為桌面內芯板,3為桌面外框板的長方體狀的實木板,4為桌面內芯板的小長方體狀的邊角料條形板,5為邊角料條形板層。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由桌面外框板1和處于外框板內側的桌面內芯板2構成,所述的桌面外框板1是以四塊長方體(長方形)狀的實木板3拼接構成,所述的桌面內芯板2是以小長方體狀的邊角料條形板4按縱向或橫向方向進行水平排列并通過膠壓拼成。為了節省木材資源,降低生產成本,上述桌面內芯板2的邊角料條形板4為各種加工剩余的板材、各種樹木、枝杈等邊角料所制成(一般按所需規格加工而成)。
上述的桌面內芯板2至少設有2層同方向水平交錯疊合排列的邊角料條形板層5,每層的邊角料條形板寬度一致,相鄰層上的邊角料條形板寬度不同,層與層之間采用膠粘合而成。上述的桌面內芯板2設有3層同方向水平交錯疊合排列的邊角料條形板層5,面層邊角料條形板4的寬度為5~7cm,底層邊角料條形板4的寬度為1~2cm,中間層邊角料條形板4的寬度在面層與底層邊角料條形板之間。由于邊角料條形板層5經過交錯疊合排列,故生產的產品牢固、耐用、遇潮濕天不變形,效果比實木板還好。
上述桌面外框板1的四塊長方體狀的實木板3相互拼接處設有榫配合連接結構。上述桌面外框板1的四塊長方體狀的實木板3的兩側拼接面各由榫頭和榫槽構成。(附圖略)
制作具有3層邊角料條形板層的桌面內芯板時,先將各種加工剩余的板材、樹木、山木、枝杈的邊角料經過加工制成47.15cm×6cm×0.6cm、47.15cm×3cm×0.6cm、47.15cm×1.5cm×0.6cm三種尺寸的邊角料條形板,面層采用47.15cm×6cm×0.6cm邊角料條形板,底層采用47.15cm×1.5cm×0.6cm邊角料條形板,中間層采用47.15cm×3cm×0.6cm邊角料條形板,然后將相同尺寸的邊角料條形板垂直側面涂膠,再用拼壓機拼成邊角料條形板層,最后通過層與層之間相互交錯疊合粘接形成了桌面內芯板。
本實用新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賢杰,未經劉賢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333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