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102677.6 | 申請日: | 2008-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3526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龔詩欽;林芬;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龔詩欽;林芬;鄭偉 |
| 主分類號: | B01D47/02 | 分類號: | 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義星 |
| 地址: | 350007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煙氣 地下 管網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網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垃圾高溫燃化處理轉化為電能是依據熱能轉化原理進行的,燃化產生的可燃氣體經過凈化處理后匯集氣柜中,經過燃氣壓縮機壓縮后進入燃氣輪機驅動系統運作從而帶動發電機組發電,燃氣輪機燃燒時排放的高溫煙氣其溫度可達500℃左右,雖大部分已由換熱器回送燃化爐作為助燃氣體一般回收率大于85%,但仍有少量的煙氣需向外排放。由于垃圾處理廠是屬連續作業企業,長期不間斷直接將部分煙氣排放對附近生態仍有一定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將少量的煙氣影響降至零排放效果的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包括煙氣進入管和煙氣排出管,其結構特點為在地下設置適宜排的溝槽,每排溝槽的出口與下一排溝槽的入口相通,煙氣進入管與第一排溝槽的入口相通,煙氣排出管與最后一排溝槽的排放口相通,每排溝槽內放有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其特點為所有排的溝槽整體排列布置成環型溝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垃圾煙氣經過地下管網處理來進行少量煙氣的排放前處理,少量的煙氣經過地下管網的地下行程及水的吸附作用流動至排放口,其煙味幾乎是零,其溫度能從500℃左右下降到僅為50℃以下,由于把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氣體進行排放,因而對周圍不會造成任意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煙氣進入管1,煙氣排出管2,第一排溝槽3,最后一排溝槽4,水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垃圾煙氣地下管網處理裝置,包括煙氣進入管1和煙氣排出管2,其結構特點為在地下設置適宜排的溝槽,每排溝槽的出口與下一排溝槽的入口相通,煙氣進入管1與第一排溝槽3的入口相通,煙氣排出管2與最后一排溝槽4的排放口相通,即煙氣進入管與第一排溝槽的入口連通,第一排溝槽的出口接到下一排溝槽的入口,下一排溝槽出口接到再下一排的溝槽的入口,依次連接直至與最后一排的溝槽入口連通,最后一排的溝槽的排放口與煙氣排出管連通,每排溝槽內放入適量水5作為吸附降渣作用。具體實施制造時,按日處理垃圾量而定,其整體構成為地下環型溝槽,這樣節省土地,其溝深可為1.5米左右,溝寬1.2米左右,煙氣進入管的管徑為500mm、煙氣排出管徑為300mm、高可為500mm,溝中存留清水0.5米深,可起吸附降渣作用,煙氣經過管網的地下行程及水的吸附作用。流動至排放口經煙氣排出管排出,其煙味幾乎是零,其溫度僅50℃以下,對周圍不會造成任意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龔詩欽;林芬;鄭偉,未經龔詩欽;林芬;鄭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26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