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調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20101761.6 | 申請日: | 2008-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091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治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普康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23/00;H05B37/02;F21V8/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成 白光 其它 色光 發光二極管 調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利用發光二極管發光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具體地說是指一種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調控裝置。
背景技術
在許多場合以純色光照明最為理想,例如用純白光或其它純色光照射,景物受照射后才可顯現出最真實的顏色,或顯現出所需的色澤。
目前使發光二極管發出白光的原理是將原本發藍光的發光二極管,在制造時將發亮部位混入熒光粉以轉成白色光,主要是先照射熒光粉,間接產生三原色光中除了藍光外的其余的綠光、紅光,進而混合成我們看到的白光。但是混入熒光粉的劑量很難精確拿捏,若涂布的熒光粉層薄些就使得光色偏藍,厚些就使得光色偏黃,因此市面上要找到很接近發光純白無瑕色的此類發光二極管發光并不容易,無法適用于需要純白照明光色的場所。
也可以將發出藍光的多只發光二極管、發綠光的多只發光二極管、發紅光的多只發光二極管交互錯開排列,將各色光混合成白光,或混成其它色光。但多只發光二極管在交互錯開排列的情形下,難以控制個別發光二極管的輸入電流,使各發光二極管的發光亮度均等,也難以精確調配混光比例,同時,發光二極管發光的色溫也沒有進行個別精準控制,這也是影響混光的光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此種方法也難以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純白光或其它精確的色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調控裝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難以通過三原色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三原色光混合出純白光或其它精確的色光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調控裝置,包括分別屬于三原色光的數只發光二極管以及傳導各發光二極管所發出的光的光纖束,每一原色光的發光二極管匹配有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感光二極管、感溫電路、比較電路,還包括一微處理器;感光二極管感應發光二極管亮度并將感應亮度信號傳到對應的比較電路,比較電路將該亮度信號與預設亮度值比較得出的比值信號發送到微處理器;感溫電路將其感應發光二極管的感溫信號發送至該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向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輸出調升或調降的調控信號,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向發光二極管輸出校正的供應電流。
前述合成白光或其它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調控裝置,其各發光二極管及其匹配的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感光二極管、感溫電路、比較電路以及該微處理器集成于一集成電路板上。
所述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由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穩壓二極管、線圈及驅動集成電路所構成;從所述微處理器輸出到該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的調控信號經第一電阻傳到驅動集成電路的對應收控端;該驅動集成電路接地端接地,電壓端接電源并分接第一電容接地,第一電容的接地端串接穩壓二極管至該驅動集成電路的輸出端;該驅動集成電路的輸出端串接線圈至發光二極管及感光二極管一端,該穩壓二極管接往第一電容的一端分接第二電容到線圈接至發光二極管的一端;該驅動集成電路的一頻端接到發光二極管的未連接線圈端,并串接第二電阻接地,且該第二電阻接地端經第三電阻接感光二極管的未連接線圈端。
所述比較電路由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及比較集成電路所構成;該比較集成電路電壓端接電源,且其正極輸入端串接第四電阻至其接地端,且該第四電阻接該比較集成電路正極輸入端的一端串接第三電阻接地;該第三電阻的未接地端接至感光二極管未連接線圈的一端;該比較集成電路的負極輸入端串接第五電阻接地,且該比較集成電路的負極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第六電阻連接,該比較集成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到微處理器。
所述感溫電路由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感溫電阻及晶體管組成,該晶體管基極串接感溫電阻至電源,且基極分接第九電阻接地,并將其發射極接地,并且其集極串接第七電阻至電源,且集極串接第八電阻到微處理器。
所述光纖束由各線端打入發光二極管射出的紅光的光纖排、各線端打入發光二極管射出的綠光的光纖排以及各線端打入發光二極管射出的藍光的光纖排疊加而成,構成一平板狀的導光元件。
進一步地,所述平板狀的導光元件在各光纖的長度方向上卷曲成環狀。
所述平板狀的導光元件也可在與各光纖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卷疊成柱狀。
該柱狀的導光元件的周面上可覆蓋有一層不透光膜。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可隨時檢測分屬三原色光的數只發光二極管的亮度、色溫,轉換成對應信號值,經與預設亮度、色溫值比對后,向發光二極管輸出校正的供應電流,從而使達到控制發出的三原色光的混光比例、亮度及色溫,進而能精確控制所得出的混光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普康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未經歐普康光電(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1017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筒閥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帶有坡梯狀周向環道向上噴嘴的陶瓷燃燒器





